冀少版八上生物 5.1.1细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上生物 5.1.1细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4: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细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
(2)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如营养方式和呼吸类型。
(3)列举细菌对人类的益处,说出细菌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结构。
(2)尝试模拟细菌的分裂生殖过程。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确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2)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二、教学重点:细菌的基本生理特征。
三、教学难点:比较细菌、植物、动物结构上的不同。
四、教学方法:实验、讲述、自学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细菌”为主题讲述了细菌的形态、繁殖等生理特征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整体难度不大,探究实验也比较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内部结构,并与植物、动物相比较得出结论。在细菌繁殖实验中,以大米取代大豆,进行实验。在知识链和探究竟环节中,以学生自学和展示的形式进行。并添加家庭牛奶的制备,让学生回家自己制备,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身 边
事 1.多媒体演示:
以非典、艾滋病、禽流感为例说说病毒的危害;以乳酸菌为例说说细菌的用途;以实用和药用的真菌,展示真菌的作用。
2.以课本上“身边事”的例子切入今天的主题“细菌”。
3日常生活:夏季食物变酸了怎么回事? 观看,并说出自己的实际经验。
可能回答有细菌等
让学生体会到细菌的存在








1
1.引导学生先从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菌。(注意:不要将镜头碰及玻片)并说说细菌从形态上分有哪些分类?每一种分类有哪些种类?
2.用挂图或者多媒体图片展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并让学生将其与植物和动物细胞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种类
细胞壁
细胞核
附属结构
叶绿素
细菌
植物
动物
3.说说细菌的附属结构:荚膜、鞭毛、芽孢有怎样的作用?
为什么短时间能有那么多细菌使食物变质呢?
该实验比较简单,可放手让学生去做,说说到10代时,一共有多少细菌个数。体会细菌繁殖速度之快,并思考细菌会不会这样一直繁殖下去?(实验中可以换成大米更方便一些) 1.实验,观察玻片。
2.比较三者的不同,填表。
3.猜测细菌的特殊结构的作用。
让学生从想象一直到真正接触了,看到了细菌。
体会细菌的繁殖及速度,
为细菌的危害打基础。
学 生


2 讨论为什么高温处理能够使牛奶保存时间加长?

体会高温杀菌的措施





3
确立主题:
1.细菌的功劳
2.细菌的危害和防治
让学生自己准备,老师可提供素材,请学生讲述完成。

阅读、讲述、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
我 的

获 1.细菌的基本形态,与动物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细菌的特殊结构的作用。
2.细菌是如何生活的?吸收哪些营养物质呢?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速度怎样?
4.细菌的分布如何?有怎样的应用呢?(极端微生物)
请学生一其中某一个为主题,作为自己讲解的内容。
回顾反思
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阅读能力
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单细胞个体,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细菌的结构特点:①有的细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②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二、细菌生命活动特点:腐生——是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
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呼吸方式 ------好氧和厌氧
三、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想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还有学生实验,把渺小的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深入了解有关细菌的知识。本节课做到了实验与多媒体的紧密结合,不仅使学生复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通过多媒体使他们对细菌有了感性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内容的衔接应更紧密,比如多媒体的应用和实验,应先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再播放动画,学生就会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还有关于细菌的营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应做好相应的课件,效果会更好。当然,在教学中我还应继续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