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1.6生活中的真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1.6生活中的真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19 17: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真菌》

二、教学目标: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结合以上背景的分析和教材的重组,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性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观察并认识常见的真菌。
2、技能性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形成从事物利弊、两面性分析问题的观念。
②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
③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真菌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探究过程的总结归纳能力。
3、策略:利用培养的霉菌进行比较观察,引导学生总结探究及学习方法,及时应用到对各种大型真菌的探究中,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真菌的主要特征。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各种探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探究新知识;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世界。
3、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霉菌和各种大型实用真菌。
五、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预设
1.? 实物观察,问题引入:展示长毛的水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生物小组同学介绍培养霉菌过程及收获。
学生介绍找到霉菌的环境。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原因,同时设疑:霉菌和蘑菇看起来相差甚远,为什么会同属于真菌?简单明确,切入主题,同时还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为下面教学环节的进行打下情感基础。 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生物小组的同学讲述培养霉菌的过程。
2.观察比较,认识发现: 多媒体展示:
①.运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进一步观察这些真菌,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②.青霉和曲霉的结构模式图及孢子囊在电镜下的照片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的方法描述孢子囊的形态。 观察比较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亲自观察探究,让学生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对比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它们在颜色、形状上的不同,甚至会发现一些容易忽略的现象和细节,例如: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细菌的菌落。
3.总结方法,指导学习: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都应用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学习方法呢? 总结分析,表达交流 让学生能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总结学习方法,指导后面学习。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观察法、比较法。
4.三识真菌,探究发现: 在教学中“留白”,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针对自己敢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动用各种感官,运用各种独特的方法对各种各样的真菌进行探究。
分析总结霉菌和蘑菇同属于真菌的原因(总结真菌的特征) 自主探究,认知发现
表达交流,共同分享 引导学生通过三个不同的层次认识各种各样的真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前后呼应,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很多,如颜色、气味、形状、手感等各不相同,同时又具有相同点,都有菌盖、菌褶和菌柄。
5.盘点收获,应用拓展:多媒体展示: ①.假如你是一位蘑菇养殖场的创业者,你将如何养殖蘑菇呢?
②.假如你是一位丰收的农民,你将如何储存你收获的粮食呢?
③.假如你是一位家庭主妇,你将如何放置家人的衣物呢? 置身于不同的角色中分析问题,让生物学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主人翁的态度面对问题,增强责任感。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达到学以致用。
学生身临其境,以主人翁的态度面对问题,增强了责任感。同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学习,我们知道了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的霉菌、蘑菇和木耳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共属于一类生物,我们也可以利用今天获得的比较观察的探究方法研究其它的生物,并能够用今天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让我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