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能力提升卷
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朝下倾斜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气密性不好
2.下列关于
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③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④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⑤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⑦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⑧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A.
①③⑦⑧
B.
①③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⑦⑧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成立的是(
)
A.
石墨有滑腻感,可用作电极
B.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C.
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作吸附剂
D.
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
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气体性质
氢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密度(
)
溶解程度
极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集气法
D.
无法判断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
.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
D.碳酸钠和稀硫酸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
A.漏斗、集气瓶、水槽、导管
B.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
C.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
水槽
D.大试管、单孔塞、集气瓶、导管
9.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
A.
密度比空气大
B.
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
D.
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10.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A.稀硫酸反应太慢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11.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收集气体;③向容器中加入大理石;④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⑤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
A
.④①③⑤②
B.
②⑤③①④
C.
④③①⑤②
D.
④①⑤③②
1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制备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4.下列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
B.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集气瓶
C.试管、水槽、单孔塞、导管、集气瓶
D.大试管、长颈漏斗、单孔塞、导管、集气瓶
15.氨(NH3)是一种无色、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则该实验可选用的制取装置和集气方法正确的是( )
A.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相同,用排水法收集
B.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相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与加热分解KClO3制氧气的装置相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与加热分解KClO3制氧气的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7.在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实验中,作反应容器的试管管口必须向上的是(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方法制氧气
D.用石灰水和稀盐酸制二气化碳气体
1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C.干冰可用于冷库的制冷剂
D.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立即变浑浊,可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19.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时,若要制备多瓶,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相对分子质量为)时,应选择________与________组合而成的装置.
20.为了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它的性质,小张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试验。
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仪器a的名称是
;
(2)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一端的橡皮管,再往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
B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发生了
反应;
(4)
为了证明通过B的二氧化碳没有反应完全,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A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