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9 22: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ù
jué

dāi
nài

cháo
xué

chǐ
dǎn
liànɡ

lènɡ
ɡāo

biǎo
liàn

chàn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奈何(nài
lài)
挓挲(zā
zhā)
拯救(zhěn
zhěnɡ)
陈明(chén
chénɡ)
攥着(zhuàn
zuàn)塞到(sāi
sè)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爬天都峰》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来写的。(

2.《麻雀》是美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

3.《我家的杏熟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小木船》讲的是“我”和好朋友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与“小木船”密切相关的事情,说明了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谅解才能增进友谊。(

5.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1分)
1.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
身驱
野物
猛烈
摇感
B.
拍打
嘴角
绝望
尖叫
C.
打猎
掩护
拯救
幼儿
D.
嘶哑
搏斗
庞大
怪物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明明;显然。(分明)
B.希望断绝;毫无希望。(失望)
C.声音沙哑。(嘶哑)
D.笔直陡峭。(笔陡)
3.《麻雀》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体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爱,拯救了小麻雀。
B.这种爱,吓住了猎狗。
C.这种爱,感动了“我”。
D.这种爱,吓到了猎人。
4.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B.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交代明白。
C.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D.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5.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3分)
A.
可怕
B.可怜
C.勇敢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3)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六、填空题。(26分)
1.填上合适的量词。(3分)
一(
)麻雀
一(
)石头
一(
)力量
一(
)爷爷
一(
)相片
一(
)杏树
2.完成词语,并选择填空。(7分)
无可(
)何
白(
)苍苍
形影不(

垂头(
)气
满脸(
)红
惊慌失(

(1)
我们成了(
)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1)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
)地拍打着小翅膀。
(3)我回头一看,是一位(
)的老爷爷。
(4)小明掉进了水里,顿时大家(
)。
3.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
(2)假日里,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
(3)峰顶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改成肯定句)
.
4.
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麻雀》这篇文章是
的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
。(4分)
(2)《爬天都峰》一文中,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
,产生了
的心理;在与老爷爷相遇并交谈后,“我”受到
,有了爬向峰顶的
;最后“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爬上了天都峰顶,此时,“我”既

.
。(6分)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2分)
.
2.文中画“
”的句中的“落”字写出了
,从“
”一词中我感受到老麻雀明知此举无用也要舍命拯救自己幼儿的勇气。(2分)
3.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请你想象一下,老麻雀尖叫的内容可能是说:“
”(2分)
4.这个选段主要写了:
。(2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那只松鼠
那只松鼠可怜巴巴地躺在我的网袋里,一动也不动,完全失去了几分钟前那股拼命逃窜的灵活劲儿。
我心里异常高兴。在家时,女儿常常吵着要养一只小松鼠,可惜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很难找到松鼠的一丝踪迹。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我却意外地逮到了一只。
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于是便蹑手蹑脚地过去。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上了树梢。哦,原来是一只活泼伶俐的小松鼠。我忽然又发现周围的一棵棵树上,几乎都有松鼠在跳动觅食。我兴奋无比,东奔西跑地去抓。那些小精灵呢,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嗖嗖嗖”地直朝树梢蹿,然后又从这棵树梢跳到那棵树梢。当我累得直喘粗气,瘫坐在地上时,那些小精灵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几棵树干上。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后来,我用随身携带的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
看着这只一动不动地躺在网袋里的“小俘虏”,我很开心,想伸手去摸摸它。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我的手触电般地缩回原处。我望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直盯盯地望着我,猜不透在动什么样的脑筋……
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我看着它蹿上树梢,又从这棵树梢跳到了那棵树梢,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
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我决定回家后不对女儿说这件事。
我始终忘不了那只松鼠。在一次晚餐时,得意忘形的我还是讲了那只松鼠的。当我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不安地看着女儿时,女儿竟一点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依旧稚气未脱地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深情地问我:“爸爸,后来它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看来,女儿和我一样也惦记着它——那只松鼠!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2分)
(1)逃跑得无影无踪。(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读短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_
__
经过:_
__
结果:_
__
3.第_
_自然段回忆了“我”逮住那只松鼠的经过,松鼠被“我”抓住之前是__
_的。(2分)
4.下面是几个同学对短文的理解,请你将正确的说法打上“√”,错误的打“×”。(3分)
(1)“我”的本性是善良的,对松鼠的关爱促使“我”不由得放了它。(
 )
(2)文中的女儿是一个爱护小动物,富有爱心的孩子。(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逮到松鼠就应该放它回森林中去。(
 )
八、习作展示。(25分)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ù
jué

dāi
nài

cháo
xué

chǐ
嗅觉
发呆
奈何
巢穴
牙齿
dǎn
liànɡ

lènɡ
ɡāo

biǎo
liàn

chàn
胆量
发愣
高级
表链
发颤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奈何(nài√
lài)
挓挲(zā
zhā√)拯救(zhěn
zhěnɡ√)
陈明(chén√
chénɡ)攥着(zhuàn
zuàn√)塞到(sāi√
sè)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爬天都峰》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来写的。(√)
2.《麻雀》是美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
3.《我家的杏熟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小木船》讲的是“我”和好朋友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与“小木船”密切相关的事情,说明了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谅解才能增进友谊。(√)
5.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1分)
1.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
)。
A.
身驱
野物
猛烈
摇感
B.
拍打
嘴角
绝望
尖叫
C.
打猎
掩护
拯救
幼儿
D.
嘶哑
搏斗
庞大
怪物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明明;显然。(分明)
B.希望断绝;毫无希望。(失望)
C.声音沙哑。(嘶哑)
D.笔直陡峭。(笔陡)
3.《麻雀》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体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种爱,拯救了小麻雀。
B.这种爱,吓住了猎狗。
C.这种爱,感动了“我”。
D.这种爱,吓到了猎人。
4.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B.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交代明白。
C.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D.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5.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3分)
A.
可怕
B.可怜
C.勇敢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B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C)
(3)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A)
六、填空题。(26分)
1.填上合适的量词。(3分)
一(只)麻雀
一(块)石头
一(种)力量
一(位)爷爷
一(张)相片
一(棵)杏树
2.完成词语,并选择填空。(7分)
无可(奈)何
白(发)苍苍
形影不(离)
垂头(丧)气
满脸(通)红
惊慌失(措)
(1)
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1)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3)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4)小明掉进了水里,顿时大家(惊慌失措)。
3.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小明一会儿写作业,一会儿看电视。
(2)假日里,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我和爸爸假日里去黄山,爬天都峰。
(3)峰顶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改成肯定句)
峰顶那么高,我爬不上去。
4.
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麻雀》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4分)
(2)《爬天都峰》一文中,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在与老爷爷相遇并交谈后,“我”受到鼓舞,有了爬向峰顶的勇气;最后“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爬上了天都峰顶,此时,“我”既兴奋又激动。(6分)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2分)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2.文中画“
”的句中的“落”字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的速度很快,从“
绝望
”一词中我感受到老麻雀明知此举无用也要舍命拯救自己幼儿的勇气。(2分)
3.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请你想象一下,老麻雀尖叫的内容可能是说:“
孩子,快走开!不要伤害我的孩子!”(2分)
4.这个选段主要写了: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生命受到猎狗的威胁,老麻雀拼死拯救小麻雀。(2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那只松鼠
那只松鼠可怜巴巴地躺在我的网袋里,一动也不动,完全失去了几分钟前那股拼命逃窜的灵活劲儿。
我心里异常高兴。在家时,女儿常常吵着要养一只小松鼠,可惜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很难找到松鼠的一丝踪迹。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我却意外地逮到了一只。
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于是便蹑手蹑脚地过去。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上了树梢。哦,原来是一只活泼伶俐的小松鼠。我忽然又发现周围的一棵棵树上,几乎都有松鼠在跳动觅食。我兴奋无比,东奔西跑地去抓。那些小精灵呢,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嗖嗖嗖”地直朝树梢蹿,然后又从这棵树梢跳到那棵树梢。当我累得直喘粗气,瘫坐在地上时,那些小精灵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几棵树干上。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后来,我用随身携带的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
看着这只一动不动地躺在网袋里的“小俘虏”,我很开心,想伸手去摸摸它。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我的手触电般地缩回原处。我望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直盯盯地望着我,猜不透在动什么样的脑筋……
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我看着它蹿上树梢,又从这棵树梢跳到了那棵树梢,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
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我决定回家后不对女儿说这件事。
我始终忘不了那只松鼠。在一次晚餐时,得意忘形的我还是讲了那只松鼠的。当我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不安地看着女儿时,女儿竟一点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依旧稚气未脱地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深情地问我:“爸爸,后来它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看来,女儿和我一样也惦记着它——那只松鼠!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2分)
(1)逃跑得无影无踪。(逃之夭夭)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蹑手蹑脚)
2.读短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_女儿吵着要养一只小松鼠。___
经过:_我等车时意外地逮住了一只松鼠。__
结果:_我放了松鼠,并告诉了女儿。__
3.第_3_自然段回忆了“我”逮住那只松鼠的经过,松鼠被“我”抓住之前是__活泼伶俐_的。(2分)
4.下面是几个同学对短文的理解,请你将正确的说法打上“√”,错误的打“×”。(3分)
(1)“我”的本性是善良的,对松鼠的关爱促使“我”不由得放了它。( √ )
(2)文中的女儿是一个爱护小动物,富有爱心的孩子。( √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逮到松鼠就应该放它回森林中去。( × )
八、习作展示。(25分)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