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0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萌蘖(niè) 间断(jiān) 栖息(qī) 恓惶(xī)
B.鸟喙(huì) 狭隘(ài) 聒燥(ɡuō) 恬静(tián)
C.札记(zhá) 碾砣(niǎn) 老趼(jiǎn) 鲜妍(yán)
D.蘸水(zhàn) 碟血(dié) 掺杂(chān) 瘆人(shè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尤其渴望重返自然、重返乡村。【甲】如果能够把古村保护开发利用起来,一方面满足群众旅游休闲的需求;一方面解决古建保护的资金问题,一举两得。
【乙】以往因为政策限制,古建筑不能出租转让,即使年久失修、倒塌损毁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而不能让人住进去。现在随着思路的转变,我国古村古建的保护迎来了新的转机。【丙】可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涌向古村古建,特别是那些具备独特建筑风格和鲜明自然风光“禀赋”的古村落将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
实践证明,保护和利用并不矛盾,保护给利用创造了条件,利用为保护提供了资源,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并行不悖。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尤其?? B.眼睁睁?? C.禀赋? ? D.并行不悖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旅游行程与研学旅行课程虽然属性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相通之处,即两者都涉及到场所、时间、车辆、餐饮、住宿等统筹安排。
B.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学校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其崇高的精神,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C.今年以来,我市总工会的两位干部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D.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已经实现了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
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我们不否认,人生来就有才能和资质的不同。以前在“文革”的时代,有一段时间完全否认了天才,这是错误的。可是我还要说:天才是重要的,? ?①???。因为李白生活在唐朝那个道教盛行的时代,? ?②???;如果他生在今天,他的天才可能会有另外的向往,甚至于它可以参加革命,也说不定呢!如果他生在北美洲,他当然不会信奉道教。这很难说,就是说? ?③???,但这种天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发挥。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6分)
2020年9月19日,浙江省首届生态运动会开幕式及首站赛事在丽水市举行。本届生态运动会共设有6站比赛,除丽水市外,后续还将在宁波北仑、金华市、温州文成、湖州德清和台州天台办赛,共吸引了近25000人次报名参与。同时,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充分发挥我省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涵盖游泳、龙舟、垂钓、马拉松、越野赛等15项。省生态运动会将通过体育与文化、旅游、生态资源、农业等领域深度结合,为浙江经济注入新动能,努力为绿色浙江打造“新名片”。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二:
据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1月23日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这篇文章首次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这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介绍,2019年12月30日,在疫情暴发初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积极响应武汉市政府、湖北省卫健委和武汉市卫健委的防控联动机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工作。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该毒株资源已按标准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
????????????????? (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率为?1.4~2.5,远超?SARS?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以人传人的病毒中,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的致死率为?9.6%,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致死率为?34.5%。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患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摘编自《财经》《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中“新型冠状病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呈冠状构造且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病毒新毒株。
B.导致人感染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肺炎、肾衰竭等常见体征。
C.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
D.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疾病传播,传播速率为1.4~2.5,远超SARS病毒,可人感染人。
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严重疾病的罪魁祸首。
B.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是同科但不同一种。?
C.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分离到病毒毒株,并制定标准将该毒株资源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
D.疫情防控工作要按照集中原则,将确诊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9.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概括出几条合理的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
碧小家
早期,古城子大地,数家村落,几缕炊烟,有鸡啼,有狗吠,有牛哞,有驴嘶,有孩子们笑闹的声音。
田野里,有牧歌高亢,有耕田人扶着二牛抬杠,虽慢慢地往前走,却悠哉游哉。
金黄色的麦田,铺向远天远地。微风徐来,麦田如浪。每一颗麦穗,都闪动着恬静而灿烂的表情。
树不动,树无声,树影婆娑。
田野沉寂,河水在深谷间隐隐作响。
村庄沉浸于金秋收割前的静谧之中。徘徊于村庄树阴下的农家狗懒洋洋地伸着舌头,目光茫然地遥望着远处的山峦。
村庄,沉寂无声地蹲踞在秋天大地的树阴中。走在村道上的人,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他们额头的表情聚拢而来舒展而去,一副深邃哲思的样子。
远处的古榆上有一只布谷鸟,从古城子的春天啼叫到秋天,从远古啼叫到如今,可谓呕心沥血。“种够,种够,种够……”提醒了庄稼人一千年。于是,当地人又叫它“种够虫”。许多年中,贯穿村庄的声音,还有什么比一只布谷鸟的啼叫,更让农人感动呢!
麦香,在古城子的村庄大地荡漾。七月,青青的果子,缀满枝头。阳光照在苹果上,闪闪烁烁。还有飞鸟、诗和远方的树。
还有绿色的柳树和古榆,开粉花的苹果树,开紫花的葡萄树,尖尖红嘴的小鹌鹑,墓地中古老的静谧……
春日,刚出土的麦苗,犹如利剑,锋芒毕露。肤色浅绿,摇头晃脑。风一吹,便九十度弯腰。稍大一些时,肤色幽绿,略显成熟。待到颗粒饱满,须发苍黄时,脑袋低垂,一副谦卑的样子。
夏夜,虫鸣蛙叫,狗声狺狺,雨声淅沥。人在雨声中发出梦幻一般的呓语……
有无数个冬夜,古城子少年大睁着比夜还黑的眼睛,聆听狐狸的脚步声轻轻穿过村头,在茫茫雪原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爪印。
雪花和古城子的夜,还有那古老寺庙里的钟声,一同从古城子早期的村落出发,穿过无尽的岁月,落进古城子近代的大地上。
古城子大地,多么恬静的北方小村庄。
不知何年,一朵榆钱花儿悄悄地飘落在古城子大地上,先长出一棵幼苗。当许多古城子人老去时,不知不觉,榆树已长成一窝一窝,逐渐成林,逐渐沧桑,陪伴着古城子大地和村落。千百年来,一棵树与另一棵树携起手来,坚韧而顽强地兀立于古城子大地,众志成城,抵御着无数次风之袭击,为古城子人遮风挡雨,给古城子大地一片阴凉。古榆虬枝盘绕,树冠蔽日,鸟雀在树枝间拉网唱歌,几十年如一日。古榆坚守在古城子大地,成了最古老的麦田守望者。
雀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归巢去了。深秋的季节风,掠过麦场和果园。橘黄色的晚霞将村落、麦垛和榆树,镶嵌上一道道金边。炊烟袅袅,一个纯朴的村落,含烟蓄霭,在暮色中静默着。
麦场上,支楞着捕捉鸟雀的筛子。一根细细的绳,从筛子的一头,弯弯曲曲,伸向麦垛。灿亮的麦垛上,沉睡着古城子的少年。一顶被太阳晒得发白的便帽,盖住了少年恬静的表情。那根麻绳的一头,就握在少年的手中。
有一扇柴门,被一双颤抖的手吱吱哑哑推开,门中伸出一老妪的脑袋。她手搭眉骨,向麦场这边瞅着。然后,她扯开嘶哑的嗓门喊起来:嘉嘉——
整个村落,都回荡着“嘉嘉”的声音……
乡村少年,在一朵花或苹果树下,表现出天真烂漫。他们用马莲做成竖笛,吹奏一首咿咿哇哇的曲子。用麦秸杆烧烤玉米、土豆,还有鱼。他们热爱庄稼,孝敬父母。采摘树梢高处的果子,送给弟弟和妹妹,然后把采摘的山花献给心仪的少女。他们常去麦田,看麦子在风中低垂谦卑的样子。大自然教给他们的,远比课本珍贵。
磨面的人,在早期的旱磨坊燃一盏小小的青油灯,扑闪扑闪的,在暮昏里绽放出黄晕而朦胧的光。后来,磨面的人吹熄了那摇摇曳曳的青油灯,走出磨坊,他看到了一束现代化的光芒,照亮了古城子大地。……
古城子人正如中国古代的“农”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城子人,把童年、青春、爱情和生命,一起安放、寄托于古城子大地。许多年,他们居住在一个地方,至死不挪窝。
孩子们踢毽子、荡秋千、跳皮筋,嘴里还唱着歌谣:
小皮筋,落落地,
马莲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捎着心爱的姑娘,从村道上一掠而过。女人们一边料理着家务,一边呼唤着在村落里玩耍的孩子。男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着民歌。老人带着小孙孙,在村道上走过来,又走过去,一副闲适的样子。
欢乐和爱情,还有天伦之乐,在这里一样也不缺。
古城子人,在这里安静地出生,安静地成长,安静地过着日子,最终又安静地死去。
(选自《散文百家》2020年第1期)
1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6分)
11.文中多次出现的“少年”有何作用?(4分)
12.文章题为“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内容上却写了许多声音,试分析其意义。(4分)
13.分析文章结尾段落的意蕴。(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视无可置者 顾:环顾。
B.先妣抚之甚厚 厚:重,深。
C.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效力。
D.其制稍异于前 制:规制,格局。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庭阶寂寂 而用流俗人之言
B.庭中始为篱 引以为流觞曲水
C.然予居于此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太上不辱先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而后乃今将图南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文脉络清晰:由写“可喜”到“可悲”,悲情逐渐增强,止于寂寥之叹,层次分明。
B.用语清淡简练:看似客观描述,实至情之语;寥寥数笔,使人物形神兼备,情感深蕴。
C.叙事小处着笔:追忆琐事,叙写母亲问寒、祖母持笏寄厚望及妻子临轩,怀念情深。
D.写景委婉传情:月夜桂影,枇杷如盖,皆作者得意之情的抒发,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4分)
(2)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4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9—20题。(8分)
点绛唇·雪径深深
[宋]王十朋①
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阑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②。
点绛唇·蜡换梅姿
[宋]王十朋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注】①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46岁时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开始步入仕途。②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
19.这两首咏梅词应写在王十朋出仕之前,通过赞赏梅的高洁,暗含作者 、 的矛盾心境。(2分)
20.试分析两首词在传情达意的方式上有何差异。(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①闻而大笑曰:“使安期②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③,况蓝田邪?”(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右军:即王羲之。②安期:王承,字安期,王蓝田的父亲,被推许为东晋初年第一名士。③无一豪可论:一无可取。
21.本文选取典型事件“ ”,运用 描写,仅五十余字便将王蓝田急躁无比的性格活画了出来。(2分)
22.简要评价材料中王右军的言论。(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3) ,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
(4)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庄子《逍遥游》)
(5)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人生无非就是接受,改变,离开。在生活中,一个人怎么选择会反映他的生活观念,也决定着他的生活品质。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0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29分,共10题。其中第3题2分,其余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7
8
14
15
16
17
答案
C
A
A
D
B
B
C
C
A
D
1.C(A.间断jiàn B.聒噪 D.喋血)
2.A(“尤其”,表示更进一步;语境义应表示超过寻常,应改为“格外”或“特别” )
3.A(分号应改为逗号)
4.D(A.“涉及到”成分赘余;B.结构混乱,可在“将来”前加“学生”;C.搭配不当,“走访”
不能与“路程”搭配)
5.①天才生长的环境也是重要的 ②所以曾有学道的向往 ③他的天才是不会改变的(3分,意思相近即可)
6.①浙江省首届生态运动会 ②2020年9月19日 ③在丽水市举行 ④本届生态运动会共设有6站比赛 ⑤设置15个竞赛项目 ⑥共有近25000人次参赛 (6分)
7.B(“肺炎、肾衰竭”在较严重病例中出现,非常见“体征”)
8.B(A.两种病与冠状病毒这个“大型病毒家族”有关,新冠病毒是首次发现的新毒株;C.原文没有说是研究所制定的“标准”;D.原文是“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9.①采取正确防护手段,做好有效预防。②按照四个“集中”原则,坚持精准救治。③做好疫情进展监测,加强源头控制。④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4分。答对1点,2分;2点3分;3点即给满分)
10.①虚词“刚”“稍”“略”,准确表达了不同时间麦子的细微变化;②多用短句,生动灵活,写
出了麦子随时光快速流转而飞快成熟的过程;③语气自然清新,娓娓道来,呈献出强烈的画面感④
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麦苗不同时期的特点。(6分。每点2分,答到三
点即给满分)
11.①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写少年们捕鸟,吹笛,烤玉米等表现了古城子生活的闲适与惬意,这样淳朴的古城子孕育了这群朴实、诚恳的少年,表达作者对古城子生活的热爱与赞美。②结构上:写少年睁大眼睛听狐狸穿过村头,引出下文“雪花和古城子的夜”,“穿过无尽岁月,落进古城子近代的大地上”,同时衬托环境的恬静。(4分)
12.①以“鸡啼、狗吠、牛哞、驴嘶、孩子笑闹的声音”开篇,再写村庄里静寂的景物,声音与静物共同构成了村庄的恬静与闲适,动静结合。②夏夜那些轻微的声响,反衬出村庄的静谧,呼应标题。(4分)
13.①四个“安静地”展现了古城子人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姿态,是心灵丰盈与宁静的彰显;②这个恬静的小村庄承载着古城子人的平凡、简单与坚守,也承载了数代人的回忆与快乐;③对现实喧闹与嘈杂的不满与批判,对古城子人生活的向往与渴望。(6分)
14.C(效果,意为“得到功名”)
15.C(介词,在。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判断动词,是/作为,当作;D.助词,补足
音节,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16.A(例句与A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使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名词;D.名词用作动词)
17.D(“得意”不合文意)
18.(1)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来对着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
室内才明亮起来。(4分。“前”“周”“当”“洞然”各1分)
(2)(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靠着书桌学写字。(4分。“时”“古事”“或”“学书”各1分)
19.归隐、出仕(2分)
20.①第一首通篇未见“梅”字,而是通过梅的典型生长环境、化用梅的经典诗句以及酷爱梅的名士来表明咏梅,第二首则是开篇直接用“梅”来点明;②第一首侧重于正面描绘梅姿、梅态、梅香,而第二首重于侧面烘托;③第一首借林和靖寄隐逸之思,第二首则用比价兰菊含怀才不遇之意。(6分)
21.(王蓝田)食鸡子、细节(或动作细节)(2分)
22.①王羲之言辞犀利,用王蓝田的父亲类推,批评了这种急躁性格。②“食鸡子”这件事也折射出
王蓝田率真可爱一面,王羲之对其全面否定,也有失偏颇。(4分)
23.(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2)怨归去得疾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水浅而舟大也
(5)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6分,每处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处不得分。多做,按前三题计分)
24.(60分)
(一)参考立意
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选择恰当,就能提升生活品质;变换选择“接受、改变、离开”的顺序,生活更加精彩等。
(二)作文评分标准
本次作文评分基准分为43。
??第一类(55-60):能联系生活,围绕“接受、改变、离开”的选择与生活观念、生活品质三者关系写作,思想深刻,层次清晰,说理形象,语言生动。
??第二类(50-54):围绕“接受、改变、离开”的选择与生活观念、生活品质三者关系写作,见解独到,结构清楚,讲究说理方法,语言较生动。
??第三类(45-49):围绕“接受、改变、离开”的选择与生活观念、生活品质三者关系写作,有自己的见解,观点明确突出,结构合理,说理方法得当,语言流畅。
??第四类(40-44):着重写“接受、改变、离开”的选择,能涉及到生活观念或生活品质,观点明确,说理方法单一,但能说明观点,表达清楚。
??第五类(36-39)只写“接受、改变、离开”的选择,有观点,基本能说清,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第六类(35分以下)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说明:
(1)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2)缺题目,扣2分;
(3)不足字数,每少50个扣1分。不足400字,评为“六类卷”;
(4)确认为抄袭的,判为10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