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2021年中考复习精品课件
语文
专题三
语文知识及运用
1.[2020·安徽节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
(2)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
(1)拟人 比喻 (2)没有什么(别的)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第(1)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仔细读题容易发现,根与石头“搏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石头“坚如钢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2)题考查句式的转换,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转换时注意句意不变,转换的方法为: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还有什么”改为“没有什么”;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本句没有不用去;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④问号改为句号。最后要确保句子通顺,表意符合题干要求。
2.[2020·营口]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是并列短语。
B.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
C.“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D.“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是转折复句。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病句修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C项“共同”修饰名词“因子”,在句子中是定语。
3.[2020·武汉]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B句中,“自高天降落”一句承前省略了主语“雪花”,故此句前的“。”应为“,”;“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与“雪者,天下之奇也”不构成并列关系,故这两句之间的“;”应为“,”。故选B。
4.[2020·绥化]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由衷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中两个“劳动”的词性相同。
B.“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在句中作
宾语。
C.“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是递进关系复句。
D.“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
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C项中“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复句。
考点一 修辞方法
1.比喻与拟人的辨识
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来辨识。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区别一
着重在“喻”,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来比喻,直接出现二体,若未出现二体可补成二体
着重在“拟”,直接把物当成人来写,融二体为一体,只出现事物,不必补成二体
(续表)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区别二
本体和喻体间一定要有相似性
事物与人之间不一定要相似,可相关
例句
星星好像眼睛
送信的鸽子好像小天使一样
星星常常和我在一起亲密地谈话
小天使不怕狂风巨浪,飞翔在天空,为人们送信
2.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大致有五种情况
(续表)
(续表)
3.修辞的“单一式”和“综合式”的辨识
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等只单独用一种修辞方法即为单一式,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在一个诗句中单独用夸张这一种修辞方法。相对而言,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即为综合式,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这两种修辞方法。
综合式主要有两种情况:①并列式,即一句话或一个语段中并列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即“修辞甲+修辞乙……”或“修辞甲+修辞乙+修辞丙……”等形式。例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语段前一个句子是拟人,后一个句子是排比和拟人,即整个语段综合运用了两种修辞,其形式是“拟人+排比”。②兼用式或复合式,即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中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但不是像前面说的几种修辞的相加形式,而是兼用或包含式,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排比中包含着比喻,或者说由三个比喻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考点二 语法知识
1.短语的类型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1)并列短语(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P108)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例如:改革开放、雄伟壮丽、油盐酱醋、报纸杂志、你与他、土地和杂草、热烈而粗犷、表扬与鼓励。
(2)偏正短语(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P116)
由“的”和“地”把词连接起来组成的短语就属于偏正短语。如:它的声音、这样的地方、精神的宁静、最小的花苞;好奇地问、不断地流着、默默地生长、千百次地挣扎。
第一组短语由“的”连接,“的”后边的名词是中心语,前边的代词、名词、形容词等是定语:这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第二组短语由“地”连接,“地”后边的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中心语,前边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是状语:这是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也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例如:一泓泉水、外国朋友、生日礼物、第一场春雨、很委屈、更加坚强、完全相信、热烈欢迎。
(3)主谓短语(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P120)
主谓短语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例如:太阳升、老师讲课、小明进门、大家唱歌、桃花红、心情好、她聪明、我们高兴。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4)动宾短语(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P131)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例如:眨眼睛、看电影、写文章、夸奖我、拜访他;喷出火焰、看到长城、出现故障、热爱祖国、安排任务。
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5)补充短语(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P147)
结构助词“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倒如:跑得出汗了、干得很好、热得难受、密得不透气。
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词性的词语充当。
2.句子的成分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P85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前边是主语部分,后边是谓语部分。“老人”是句子的被陈述对象,是主语中心语,用“ ”标示;“喝”用来陈述主语的情况,是谓语中心语,用“ ”标示;“泉水”是动词“喝”支配的对象,是宾语中心语,用“ ”标示;“住在山中的”“一位”修饰“老人”,“从森林中打来的”修饰“泉水”,都是定语,用“( )”标示;“微笑着”修饰动词“喝”,是状语,用“[ ]”标示。如果在动词后边还有补充说明的成分,则是补语,用“< >”标示。?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3.句子的主干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P90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例如: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
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例如: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杨振宁《邓稼先》)
(主干:邓稼先是儿子。)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主干:他不吵嘴。)
4.分析简单复句的关系
【教材链接】九年级上册P8、10、24、28、84
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们称之为“单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
(1)递进复句。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是递进复句。
(2)承接复句。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是承接复句。
(3)并列复句。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或表明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情况,或说明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或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
(4)选择复句。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
(5)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复句。因果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等。
(7)假设复句。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除了“倘若、如果”,常用的关联词还有“假如、假若、要是、倘使”等,后面常与副词“就、便、则”等搭配使用。
(8)条件复句。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有“不论、不管、无论、任凭……都、总、总是、也……”“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
5.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教材链接】九年级上册P135
要正确判断复句的类型,就要熟练掌握各类复句特定的关联词,以此作出正确判断:
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不管……都……表条件;尽管……也……表转折;即使……也……表假设;既然……就……表因果;无论……都……表条件;宁可……也……表选择;既……又……表并列;要么……要么……表选择;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
没有关联词语的复句,判断其关系时,一要看内容关系,二要试套关联词语。如“风大,雨急”,试套“又……又……”,成“风又大,雨又急”,可判为并列关系。
|针对训练|
1.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将相应的字母填入短语后的空白处。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补充短语
精准扶贫
一带一路
全民阅读
亲近自然
发明创造
人物描写
走一趟
吃了三碗
半个钟头
聚拢起来
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
风俗习惯
前程远大
销售计划
竞选州长
内心激动
增长很快
赢得民心
精力充沛
肆意挥霍
日积月累
共同奋进
初心不改
红得发紫
知识殿堂
无耻至极
阳光灿烂
B
A
C
D
A
B
E
D
B
E
C
A
A
C
B
D
C
E
D
C
B
A
B
C
E
B
E
C
2.判断题,判断下列语法知识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九十年来,嘉兴南湖上那艘船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主干
是:船指引方向)
( )
(2)杨二嫂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主干是:杨二嫂塞在裤腰里)
( )
(3)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世界自然和文化”是定语,“具有”是谓语)( )
√
×
主干是:杨二嫂塞
√
(4)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我们家的”是主语)
( )
(5)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当……的时候”是状语)( )
×
“我们家的”是定语
√
3.指出下面复句的关系。
(1)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
(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
(3)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
)
(4)只要有水源,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
(5)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
(6)宽带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因为缺乏国外风险资本的支撑。
(
)
(7)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
)
并列关系
选择关系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选择关系
考点三 标点符号
易错易混标点符号辨析
1.看到“说”字要注意
(1)“说”前直接引用人物原话的,在“说”字后面加句号。
(2)“说”后直接引用人物原话的,用冒号。
(3)直接引用的话被分成了前后两部分,“说”在中间,“说”后的标点就是逗号。
2.看到问号要注意
(1)根据句子整体语气去判断,是陈述语气用句号,疑问语气用问号。
(2)选择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不用问号,后一个用问号。
(3)有的句子介于陈述和疑问之间,如疑多于信,用问号,相反则用句号。例如:他今天有事,大概不会来吧?疑多于信,用问号。再如:他大概不会来吧。信多于疑,用句号。
(4)反问句,强调某种感情,句末可以用感叹号。例如:你还不相信我吗!
3.看到顿号要注意
(1)约(概)数间不用顿号。
(2)动宾结构、主谓结构之间的并列,用逗号不用顿号。
(3)并列数字之间必须用顿号。
(4)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5)上下句语气停顿急促、短暂,停顿处用顿号。
4.看到引号要注意
(1)某人直接陈述,用引号,末尾的标点符号在引号内。
(2)引用别人的话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末尾的标点符号在引号外。
5.看到省略号要注意
有没有与“等”或“等等”并用,并用则错。
6.并列关系的句子要注意
(1)分句之中没有逗号的,用逗号;反之用分号。
(2)分号是第一层并列关系,逗号是第二层并列关系。
考点四 句式转换
1.长句与短句互换
长句变短句:(1)分析找出主干。(2)将复杂的部分分解成符合要求的短句。(3)检查变换后的句意是否和原句一致,语意是否连贯。
短句变长句:(1)在所给的几个短句中找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中心句。(2)将其他的短句转换为中心句中主干成分的附加成分。(3)检查变换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语意。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在句首或肯定词、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把”字句变主动句
(1)找出“把”字句中“把”字前后的主语、宾语,确定它们之间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关系。(2)将“把”字去掉,谓语提前,谓语前放句子的主动者,谓语后放句子的被动者。
4.单句与复句互换
单句换为复句:先给这个复杂的长单句划分成分,找出这个长单句的主干成分,然后确定长单句复杂的原因,并把这个长单句中的复杂成分逐层分解,直到符合要求。
复句变单句:先在这几个句子中找出一个能表达最主要意思的分句作为主干句或者框架句,然后把其他的句子转换为主干句中主干成分的附加成分,再理顺整个句子的顺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 语文知识及运用
标点符号
1.[2020·泰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020·泰安模拟]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B.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C.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D.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作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语文知识综合
4.[2020·宜宾]下列各组成语的结构不完全同类的一项是
( )
A.天圆地方 人杰地灵
鸟语花香
月明星稀
B.慈眉善目
蕙质兰心
高风亮节
良师益友
C.八面玲珑
三心二意
四通八达
千方百计
D.古今中外
喜怒哀乐
琴棋书画
江河湖海
5.[2020·黄冈模拟]下列对语段相关内容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A.“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戴”是动词。
B.“牛皮背心”“半个钟头”都是偏正短语。
C.“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D.“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6.[2020·咸宁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壶口瀑布”“大雁归来”“安塞腰鼓”“驿路梨花”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C.“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各种文化现象的信息。”这句话语序合理。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拜读。”这句话语气合宜,用词得体。
7.[2020·兰州一诊]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说话有敬辞和谦辞之别。如“惠存”“贵庚”“令尊”是敬辞,而“拙见”“舍弟”“寒舍”属于谦辞。
B.新闻标题“积极调配物资,全力以赴防控”中,“积极调配”是动宾短语,“全力以赴”是偏正短语。
C.“加快推进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良法之治,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D.“兰州市教育局下发有关《通知》明确要求,各学校不得借研学旅行名义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创收。”这个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8.[2020·长春一模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周六的早晨来到了,夏天的世界明媚而清新,到处充盈着欣欣向荣的生机。每颗心的深处都荡漾着一首歌,倘若遇到年轻的心,歌儿就会从口中吟唱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每个人的步伐都如此有活力,脚下像有弹簧。刺槐树绽放花蕾,空气里弥漫着芬芳的花香。卡地夫山在村外居高临下,这时节草木郁郁葱葱。满城都覆盖着绿色的植被。它的距离恰恰让它看起来好像是一片乐土,飘逸着梦一般扑朔迷离的色彩,令人向往。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充盈”“荡漾”“吟唱”“覆盖”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夏天的世界”“一首歌”“到处充盈”“从口中吟唱”这几个短语与“一片乐土”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人洋溢欢乐”。
D.“倘若遇到年轻的心,歌儿就会从口中吟唱出来。”这个句子是假设关系复句。
9.[2020·滨州]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10.[2020·泰州改编]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解说:本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B.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
C.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69岁高龄且身患疾病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
解说:“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充当状语。
D.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
解说:本句是转折复句。
11.[2020·潍坊一模]阅读材料,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
( )
①独处,是卢梭先生在瓦尔登湖荡起的双桨;
②独处,是海明威守望乞力马扎罗山时心中的信念;
③独处,是席慕蓉踩着的布鲁塞尔的皑皑白雪;
④独处,是梵高那欣欣向荣的向日葵后的真相。
⑤人生活在世上,不可不避免地要与人交往,但我们却可以保持内心的一份独守,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友,去独享自己内心的一份纯净,让心在宁静的状态中驶向彼岸。
A.③句中的“皑皑白雪”是偏正短语;④句中的“欣欣向荣”是主谓短语。
B.⑤句中加点的两个“与”字都是连词;⑤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C.“人生活在世上,不可不避免地要与人交往,但我们却可以保持内心的一份独守”一句中,“生活在世上”作定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不可不”改为“不可”。
1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介词。
B.“传统文化”“孝敬父母”“沥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参考答案】
标点符号
1.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C项是选择问句,选择疑问句只在最后一个问句后加问号,前面其他的加逗号。故选C项。
2.
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项有误,“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句中的并列成分是短语,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有误,“古语说得好”和“俗语亦说的是”后面的冒号均应改成逗号,“落了地”后句号放到引号外;D项有误,“业有什么可敬呢”和“为什么该敬呢”是连续问句,不是选择疑问句,所以第一个逗号要改成问号。
3.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错误,“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后边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边,“可以算作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后边的感叹号,应放在引号的里边;C项错误,“读书沙龙”“民谣季”“艺术空间”都是活动名称,应把书名号改成双引号;D项两个词号均应改为逗号。
语文知识综合
4.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结构。A项,四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B项,四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C项,“八面玲珑”是主谓短语,其他三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D项,四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
5.D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复句类型。ABC项正确;D项有误,“因为……所以……”是表因果的关联词语,这一句是因果复句。
6.B [解析]本题考查短语类型、修辞、病句、谦敬辞。A项中“大雁归来”是主谓短语,其余都是偏正短语;C项“存储、获得和处理”应改为“获得、处理和存储”;D项中“拜读”是自己读别人的作品,用在请别人指点时不得体,应改为“赐教”。
7.B [解析]本题考查谦敬辞、短语类型、复句、病句。B项错误,“积极调配”不是动宾短语,是偏正短语。
8.C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中语法知识。C项有误,这个句子的主干应该是“脸上洋溢欢乐”。
9.
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修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鼎力相助”中的“鼎”的含义是“大”;而“问鼎中原”中的“鼎”是“王位、帝业”的意思。
故选C。
10.B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标点、句子成分、复句。B项,应去掉第一个冒号或把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11.
D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中的短语、词性、复句以及病句的相关知识。A项有误,“欣欣向荣”是偏正短语。B项有误,两个“与”都是介词,⑤句是转折关系复句。C项有误,“生活在世上”是状语,不是定语。
12.B [解析]
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类型、句子主干、复句。B项四个短语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故“各不相同”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