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知识链接】
1、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890年就读于万木草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895年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北洋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导师。
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参加者甚众。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梁启超等紧紧追随光绪皇帝,变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3、戊戌六君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谭嗣同
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4、梁实秋简介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基础知识过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戊戌( )( ) 主角 ( ) 箜篌 ( )( )
激亢( ) 迥乎不同 ( ) 蓟北 ( )
叱咤( )( ) 莅临 ( ) 精悍( )
2、掌握下列词语
涕泗交流:眼泪鼻涕一起流下。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用来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博闻强记: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识(zhì) ”。
【合作探究】
一、《箜篌引》反映了梁任公怎样的内心世界?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将奈公何!
释义:
我劝您不要渡河,您却最终还是渡河了!
您渡河而死,我能拿您怎么样呢!
赏析:
浊浪滚滚的江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其妻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有人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名曰《箜篌引》。
诗中男子执著地想渡河,可他没有渡河的工具。然而对彼岸的极度渴求冲破了对生命的最后眷念,他借着三分酒气带着几分壮烈,两手空空举身赴水。
男人的理想是河的彼岸,女人的彼岸却是她的男人。男子渡河的渴望有多么强烈,女子阻止他的意愿就有多么强烈。可惜她没能及时赶上,她只能高歌一曲然后追随而去。这是怎样洒脱的一个奇女子,面对爱人的死不是涕泗滂沱呼天抢地,而是箜篌为乐长歌当哭;这是怎样多情的一个痴女子,面对爱人的死没有丝毫犹豫半点迟疑,只是一曲歌罢生死相随。男人想渡河而不可得,于是用生命超度了他的理想;女人想保全男人而不可得,于是用生命保全了她的爱情。
十六个字的诗,诗里诗外却有双重悲剧。而透过浓厚的悲剧色彩,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首诗朴素得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全诗十六字,简而又简,一字难删。当时的天气怎么样?面前的河水怎么样?旁边有没有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女子的心情又是如何?这些内容,诗中竟无一字提及。只有一个女子从胸腔中迸发出来的最直白的呼喊,绝望而无助。这毫无润色的痛苦,恰是痛苦至极至深的最真实的写照。也正因为这首诗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作多余的渲染,男主人公的故事才能表述得如此干脆,女主人公的悲哀才能宣泄得如此彻底,整首诗的魅力才能绽放得如此饱满。
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
二、梁任公讲到《桃花扇》为何痛哭流涕?
《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桃花扇》
注:《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高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他也自杀身死。
三、梁任公讲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何张口大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
背景:诗歌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唐军收复河南各县再进军河北,终于结束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
释义: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