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7页的例7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纳税吗?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纳税人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我国税收逐年增长,到2013年,全年税收已达到110497亿元。。
师:好,非常感谢**同学为我们做的课前演讲,她为我们介绍有关税的知识,下面通过这个小视频,相信大家对纳税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地了解。
(播放视频)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知道了什么是纳税
2.知道了每个集体和公民都应该依法纳税
3.知道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提问:那么关于纳税,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怎么纳税呢,纳税额怎么计算呢)
引入新课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关于纳税的实际问题。
学习新课
出示例7
分析关系,讨论算法
提问:营业额是什么意思?(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收入)你是怎么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这里的单位“1”的量是谁?
指出:“按营业额5%缴纳营业税”是指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这里的5%,也可以叫作税率,以营业额作为单位“1”。
提问:要求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解答?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要求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实际上就是求60万元的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大家同意吗?(请3名同学说一说),求60万元的5%是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求一个人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同,也要用乘法计算。
尝试解答,交流算法
师:那你们会列式解答吗?好,现在拿出你们的导学案,尝试在纸上列出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让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板演。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60×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求60万元的5%是多少,也就是求营业税)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
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追问:想一想这道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应缴纳营业税,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与百分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呢?(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也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回顾反思,提升策略
引导: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纳税问题是根据税率来计算的。求纳税额是多少,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确定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用单位“1”的金额乘税率的百分数,就是纳税额。
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后,提问:张叔叔实际得到的金额有没有5000元?为什么?
指出:应该从5000元里减去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才是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数。
提问: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为什么?怎样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学生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这里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金额为什么用乘法?
指出:这题要用5000元减去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未知的,就要先求出来,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根据“按规定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知道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元的20%,所以要先用乘法计算。
巩固提高
完成“练一练”
学生自由读题后独立解答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出:应缴纳营业税是6.2亿元的5%,求营业税就是求6.2亿元的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默读题目后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指出:应缴纳营业税是门票收入的3%,也就是360万元的3%,用乘法计算。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指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税收的意义和作用。在解决纳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求纳税款实际是求相关金额总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同,要用乘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互相联系的,掌握旧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就能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