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课堂调研试卷初一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课堂调研试卷初一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7 18:3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课堂调研试卷
七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张正红)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我喜欢读书,看《水浒传》便cháng yáng在烟波浩渺的水泊梁山之中,看《三国演义》便来到硝烟mímàn的古战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门口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B.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他心中了如指掌。
C.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
①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 ,寸有所长。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④ ,无以至千里。
⑤《郑人买履》中郑人最荒唐的言论是: , 。
⑥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连续两句) , 。
5.名著阅读。(6 分)
同学们,小学六年一定读过许多课外文学书籍,请搜索自己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部,完成下列题目。(每题2分)
(1)请写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及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
人物: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评价这个人物。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近期班级组织了“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你参与了许多工作,请根据提示简要回顾和归纳一下。
(1)写出你们小组所编撰的手抄报的名称及两个栏目的名称。
手抄报:________________
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在活动宣传阶段你们班所撰写的宣传标语。
(3)活动中,老师布置同学们看课外书籍,可是李晓的母亲认为,李晓文化成绩不好,不适宜看课外书籍,是浪费时间。请你以李晓同学的身份写一段话劝说她的母亲。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⑴诗中所涉及到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1 分)
⑵结合诗句,发挥自己想象,描写三四两句中登高的场景。(3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幼时记趣》 ,完成8 一11题。(14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必细察其纹理( ) ②徐喷以烟( )
③明察秋毫( ) ④鞭数十( )
⑵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11.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10分)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列举出标志性的词语。(3分)
13. 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任举出一例,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分)
例句: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划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14分)
习惯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习惯”,我做事随随便便,既不想为什么这样做,也不想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结果,整天主人吩咐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不同的人的手中,我会谱写不同的曲子。
比如说,在勤奋者手中,我会使勤奋者的理想变成现实。清晨,我会使同学们早起,去校园的小路边读书;我会叫醒那些文艺爱好者,在黎明的薄雾中纵情地歌唱;我会催促辛勤的老农,扛起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会使那些休弱多病者,起来去锤炼身体……而当同学们背起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当文艺工作者给群众带来欢乐的时候,当农民喜庆丰收的时候,当弱多病者战胜病魔的时候,我都感到光荣。为了这些建设者们,我愿伴随他们终生。
我有时候也不免做些错事。比如说吧:我会叫那些懒惰者们在太阳升起老高的时候再贪睡一会儿;我会叫那些无所事事者们半生如梦飞烟,一事无成如逝水;我会叫那些迷信者的态度更加虔诚,那恭敬的神态,即使恐怖分子扔下炸弹也不会改变……但当懒惰的人受到责备时,当无所事事者醒悟时,当迷信者不再迷信时,我是经不了这巨大的痛苦的。但是为了他们改邪归正,我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人的一生有缺点也有优点,这正像我一样。要改正缺点,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对于我正确的一面,也就是好的习惯,要努力克服。
“滴水成川,聚沙成塔”,小小的我积累起来,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样,坏的我积累起来,也会成为一片乌云,遮蔽整个天空。
好的我,将伴君奋斗;
坏的我,将离你远去。 (摘自《全国优秀作文选》 2010年第9期)
15.为何说“整天主人吩咐我做什么就做什么”?(3分)
16.“我会谱写不同的曲子”,请找出其中某一处,并说一说其作用。(3分)
17.选文最后引用了古语“滴水成川,聚沙成塔”,在文章里有何作用?(4分)
18.“好的我,将伴君奋斗;坏的我,将离你远去”,结合自身情况,请你谈谈自己这方面的理解(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灾难中的母爱
看着舟曲泥石流的新闻,想到冰心的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细细品味,总忍不住泪湿衣襟。
8月7日晚上十点半,甘肃舟曲城的杨露梅和四岁的儿子刚睡不久,她听到外面传来乱石翻滚,夹杂着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杨露梅急忙抱起儿子,见房门裂开便想从窗口冲出去,却被倒塌的墙堵住逃生的路。杨露梅用右手紧紧撑起孩子腋窝,右膝牢牢抵住孩子屁股将他靠在冰箱上。泥石流猛灌进来,埋到杨露梅的脖颈。杨露梅忍住内心的恐惧,用露在外面的左手慢慢拨开脖子边的石块,母子两人才能呼吸。动弹不得的杨露梅在泥沼中,牢牢托举着孩子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才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她看着孩子顺利抬出,终于支撑不住而晕倒。
在被埋八个多小时的漆黑绝境里,杨露梅拼命托举着儿子终于等到了援救。生死关头,为了孩子,33岁的她爆发出惊人的毅力和决不放弃的信念!
玉树地震,救援人员挖出了一具年轻的女性遗体,她身子弓着,两手撑开,好像在死命护着什么。当人们将她拉出土堆时,发现有只小手紧紧拽着她,遗体下有个活着不到一岁的女婴,孩子把头深深埋入母亲的怀抱,用小手紧紧搂着她。地震发生时,妈妈为了保护女婴,将女儿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垮塌的楼房。母爱和生命,换来孩子最后的生存机会。
汶川地震中,有位被房子压死的妈妈,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当人们把废墟清理开,发现在她的身体下躺着一个孩子,包裹在小被子里只有三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还安静地睡着。医生解开被子做检查,发现有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1976年唐山大地震,营救人员在洞里发现一对母婴。婴儿面色还好,母亲却已停止呼吸。母婴的周围有摇篮,篮里还有没织完的毛衣,却发现妈妈的十个手指上有洞,才明白婴儿活下来的原因:妈妈的奶水没有了,便拿织毛衣的针戳伤手指,给孩子喝自己的血……
高尔基说:“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生死攸关时刻,这些母亲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灾难中的母亲们,用生命诠释着母爱的伟大,用实际行动演绎着母爱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而永恒!
19.读第1段,作者提到冰心的话,联系课文所学,请写出与之相应的冰心诗句。(4分)
20.第7段用了高尔基的话对上面列举事例总结,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上面的几个事例概括一下。(4分)
21.从文章的开头到最后作者在诉说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例,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有了变化,仔细体会一下,把作者首尾抒发的情感分别写出来吧。(4分)
22.结合全文与自己的体验,说说文章最后所说“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的内涵,请你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
三、作文(60 分)
23.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想,这一个多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参考答案:
1、徜徉、弥漫
2、C 3、C
4、略。5、略。6、略。
7、(1)重阳节(2)略(3)思乡念亲
8-11、略。
12、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13、略。
14、对前途充满信心,觉得无限光明。(意思对即可)
15.因为“习惯”受人的后天培养而成的,所以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会让支配自己的行为。
16.其一:好习惯的表现有:使勤奋者的理想变成现实。让同学们去校园的小路边读书;叫醒文艺爱好者在黎明的薄雾中纵情地歌唱;催促辛勤的老农,扛起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使那些休弱多病者,起来去锤炼身体…
作用:好习惯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
其二:坏习惯的表现:叫那些懒惰者们在太阳升起老高的时候再贪睡一会儿;叫那些无所事事者们半生如梦飞烟,一事无成如逝水;叫那些迷信者的态度更加虔诚,那恭敬的神态,即使恐怖分子扔下炸弹也不会改变…
作用: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遮蔽人的心灵,贻误社会。
17.说明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逐渐的、慢慢渗透的。如文章里所说“小小的我积累起来,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样,坏的我积累起来,也会成为一片乌云,遮蔽整个天空。”
18.略(围绕好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坏习惯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即可。)
19.见课文:《母亲》
20.
①舟曲的杨露梅以惊人的毅力和决不放弃的信念托举孩子;
②玉树地震中年轻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垮塌的楼房,换来孩子生存机会;
③汶川地震中母亲用身体庇护着孩子;
④唐山地震中妈妈用自己的血延续了孩子的生命。
21.开篇作者饱含一种难过、悲痛的心情,等到列举几个事例后便是一种自豪、赞美、歌颂,把母爱的伟大升华到至高点。
22.略;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