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探秘形象表达
——图像数字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图像数字化过程,理解并能运用编码要点定长和不重码,掌握颜色位数和最大颜色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质疑、验证等学习活动,掌握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中逐渐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
2、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编码要点定长和不重码,颜色位数与最大颜色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编码要点定长,颜色位数与最大颜色数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1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师: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是二进制代码。因此真实世界中的图像必须用0、1进行编码后才能被计算机识别,这个过程就叫做数字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秘图像的数字化。
二、采样(2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事先录制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像素点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图像放大的效果,建立起有颜色的方格和像素点的对应关系,理解像素点概念。
三、黑白图像的量化和编码(5分钟)
【教师活动】向所有学生演示程序绘图的方法(30秒)。
【学生活动】1、观察老师的操作,学习画图程序使用方法;2、思考:怎样用二进制数表示黑白两种颜色?又如何记录下这幅图?
【学生活动】回答黑白图的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编码方案,生成代码。
设计意图:1、通过演示黑白图像的绘制,教给学生使用画图程序的方法。2、讨论黑白图像表示方法,为后面彩色图像的表示做铺垫。
四、彩色图像的量化和编码
(一)尝试编码,发现问题
活动一:利用图像绘制程序绘制一只彩色的苹果,将图像表示成二进制代码。(3分钟)
任务分配:小组1、小组2绘制4色苹果;
小组3、小组4绘制6色苹果;
小组5、小组6绘制 8色苹果。
步骤:1、自选颜色绘图;
2、对所选用的颜色编码;
3、利用图像绘制程序生成rule文件和code文件。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展示】展示学生的rule文件和code文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计算机能否准确还原图像?
(二)定长编码,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纳总结编码的要点:定长和不重码。
【教师活动】黑板上展示借助树型图编码的方法,表示4种颜色的编码,从右往左写。
设计意图:1、让每个学生尝试对4种颜色的编码,此时学生对四种颜色的编码长度通常不一致。2、呈现利用画图程序生成的code文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通过师生的探讨,形成统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颜色编码长度一致,即定长编码。
(三)再次编码,探究规律
活动二:深入探究(在导学案完成)
步骤:1、画出9色的编码树型图,写出9种颜色的编码;
2、完成表一。
3、最大颜色数和颜色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完成活动三。
【交流展示】学生板书树型图,写出编码。展示探究结果。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1、通过讨论解决程序中9种颜色的编码问题。2、进一步探讨最大颜色数和颜色位数之间的关系。
五、体验图像再现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教具上下翻转的效果,布置活动三。
活动三:对code文件进行操作,实现图像上下翻转。(提示:图像呈现程序会根据颜色编码方案和code文件再现图像。)
步骤:
1、在“图像绘制”程序中输入9种颜色的编码;重新生成rule和code文件。
2、打开code文件,对二进制代码进行操作;
3、打开“图像呈现”程序,输入9种颜色的编码,呈现图像。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活动三的任务。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代码操作的方法。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字图像处理的便捷。2、通过图像在平面旋转等问题的提出,让课堂能有更多的延伸。
六、小结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请你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