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初中生
学科:信息技术
学生课前准备:
?①课前预习了解。
②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课程资源。
二、教学课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及运用 “百度搜索”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提高他们的信息展示的能力。同时通过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桂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个人经验以及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来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教师需要铺设好思维阶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有用信息;学会搜集和展示信息;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沟通能力和信息展示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③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为微课,所以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于信息技术博览会,同学们感到异常兴奋和激动,博览会上大量的信息技术发展史实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产品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令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将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等。
二、讲授新课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将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视频。
看完了视频,以及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博览会上,陈列着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照片和实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各个领域如: 1.信息获取技术, 2.信息处理技术, 3.信息传递技术4.信息存储技术5.信息控制技术等等都日新月异,发展迅速。
在信息技术获取方面,从放大镜、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从望远镜到天文望远镜,特别是应用于探测矿藏和地质勘探的遥感技术,应用于医疗的XT、CT、核磁共振检测技术等,信息的获取手段和工具都在不断发展。
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从过去只能处理文字、数据和简单图形,发展到能综合处理图像、动画、声音等,大大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信息传递技术方面,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是全球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把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用户连在了一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联网的计算机,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获取世界各地最新的信息,可以网上对话、网上购物、网上点播电视节目、召开网上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信息存储技术方面,从过去的电子装置到现在的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等多种介质的存储器并存,使得信息的存储量更大,准确率更高,可靠性更强,使用更方便、灵活。
正如电报的发明与应用一样,信息技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发展提高,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