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2020-2021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注 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茎、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苏铁属于裸子植物,靠花、果实、种子繁殖
D.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植株矮小是因为体内输导组织不发达
2.水中的氧进入卿鱼体内的途径是( )
A.水→口腔→鳃→血液 B.水→鼻腔→鳃→血液
C.水→鳃→血液→口腔 D.水→口腔→血液→鳃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蟋蜂 B.蜘蛛 C.蝉 D.蜜蜂
4.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 )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B.到地面寻找食物
C.土中缺氧,无法呼吸 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
5.右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 )
A.①香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
B.①木耳、②水杉、③大豆、④衣藻
C.①蘑菇、②油松、③肾蕨、④海带
D.①银耳、②侧柏、③墙藓、④紫菜
6.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
C.松树的球果包裹着果皮
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7.链球菌生活在人体内并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会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多种疾病。下列对链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真正的细胞核 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有叶绿体 ④外部形态呈球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哺乳动物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一项是( )
A.体表都被毛 B.体温恒定 C.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 D.胎生、哺乳
9.2019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4个多月。你认为这场大火会破坏( )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其他三项 都对
10.合肥植物园菊花品种繁多,有"雪海""墨菊""绿水秋波"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数量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遗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稳定
C.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D.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12.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由该研究来看,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原因
人类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
20%
60%
12%
8%
A.人类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的影响 D.其他原因
13.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治管理
B.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治管理
C.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治管理
D.迁地保护、法治管理、就地保护
14.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
A.遗传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5.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地抵御蚊虫叮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
D.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16.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17.下列对进化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类人猿→人类 B.鸟类→哺乳类 C.鱼类→节肢动物 D.森林古猿→类人猿
18."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下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A.a、b、c、d、e 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
C.较 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
D.a、b一定比 c、d高等
19.达尔文在马达加斯加群岛上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昆虫。以下有关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
B.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海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昆虫的无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2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类人猿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猴子
23.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物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2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25.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26.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A.卿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卿鱼、大熊猫
C.蚯蚓、卿鱼、大熊猫、扬子鳄
D.蚯蚓、卸鱼、扬子鳄、大熊猫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如图的"进化树"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各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乙、丙代表的动物类群∶甲是 ,乙是 ,丙是 。
(2)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该类群是由古代的【 】 进化来的。
(3)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6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大约出现在5.3亿年前,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 】 的生殖特征是 ,最晚出现的一类脊椎动物是【 】 。
(4)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存在 倾向,能够产生大量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 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此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些 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 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三、连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线2分,共8分)
1.将下列微生物与其作用连线。
A.青霉菌 ①制酸奶、泡菜
B.酵母菌 ②酿造醋
C.醋酸菌 ③提取抗生素
D.乳酸菌 ④酿酒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材料一∶2019年4月13日,人类已知的最后一只雌性斑鳖离我们而去。这只雌性斑鳖是在人工授精后不幸死亡的。其实,此斑鳖之前每年都会产卵上百个,可就没有一个能孵化出小斑鳖。急于获得受精卵,科学家决定人工授精,几次尝试都徒劳无功,最终让这只斑鳖死在了它生育的路上。目前全球还剩3只斑鳖,分别是中国的1只(雄性)和越南的2只(不知性别)。这只雌性斑鳖的死亡也宣告了斑鳖这个物种濒临灭绝。究其消亡的原因,在于人类不断地破坏环境,逼迫斑鳖收缩其生存空间。可是斑鳖是一种领地意识强烈的生物,需要宽阔的生存环境。加之污染造成斑鳖繁殖能力急剧下降,最终使其走向不归之路。斑鳖之后,会是哪一个物种消失……
材料二∶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由于缺少天敌制约,往往肆意生长为当地新的优势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小龙虾被很多国人视为美味,但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龙虾的泛滥已成为一种灾难。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说∶"想不到,小龙虾竟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治理难题。"小龙虾"有肉就不吃素菜,无菜就吃烂泥",破坏性很强。在保护区,小龙虾打洞、吃鱼虾、水草、烂泥,多只小龙虾聚在一起能够吃掉近一尺长的鱼类,水中各类虾都逃不过小龙虾的侵蚀,各种水草也成为小龙虾的食物。小龙虾泛滥明显打破了草海的生态平衡。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斑鳖是动物。这类群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体表覆盖着 ,可以减少体内 ,完全用 呼吸, 受精,卵外有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斑鳖濒临灭绝说明 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3)小龙虾生活在水里,用 呼吸,体表有 ,身体和附肢都 ,属于
动物。小龙虾食性杂,吃鱼虾、水草、烂泥,成为草海的优势物种,打破了草海的 。
(4)通过以上两个资料,说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 及 等等。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 1分,共8分)
1.在牛屁股上画一只眼睛,真的能避免被狮子攻击。
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在狩猎时,通常先在猎物后方潜伏,等待发起进攻的时机。因此一些人认为,如果猎物脑后也有眼睛图案,那么这些大猫就会误以为猎物时刻在盯着自己,自然没有"偷袭"的意义了。为此,在印度等地的森林中,一些当地农民会在脑后戴上人脸面具,从而防止被老虎背后偷袭。
这种预防措施真的有效吗?面具能否骗过老虎还没有得到研究证实,但一项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最新研究率先证明了,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真的可以降低它们被狮子攻击的风险。
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件事∶首先,画眼睛似乎的确起到了迷惑狮子的作用,因此人们最初的猜想是正确的;其次,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即使是随意画了个"×",也要强过什么都不涂。一些蝴蝶、鱼、两栖动物都演化出了能迷惑捕食者的眼斑图案,而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这个结论对于哺乳动物同样成立。
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发现问题∶在印度等地的森林中,一些当地农民会在脑后戴上人脸面具,从而防止被老虎背后偷袭。
(2)提出问题∶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可以减少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的袭击吗?
(3)做出假设∶ 。
实验方案∶一支由澳大利亚和博茨瓦纳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历时4年,在博茨瓦纳对14个牛群共2061头牛进行了研究。在每一组实验中,他们将牛群中的牛分为3组,观察这些牛,在随后24天内,会不会被狮子捕杀。
(4)实验结果∶结果对比非常明显∶
处理方式
实验头数
死亡头数
A.臂部画上眼睛图案
683
0
B.在臂部画一个叉号
543
4
C.不做处理
835
15
(5)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填字母)
(6)得出结论∶ 。
7)狮子、豹、老虎在生物分类学上,同属于 界、 门、 纲、食肉目、 科动物。
(8)一些蝴蝶、鱼、两栖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都演化出了能迷惑捕食者的 。
参 考 答案
安徽省2020-2021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八年级生物·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C
B
D
D
D
D
C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D
D
D
A
A
C
C
C
D
B
C
D
二、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7分)
1.(1)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2)B 节肢动物 A 环节动物
(3)D 爬行类 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E 鸟类
(4)过度繁殖 食物 生存斗争 有利 不利
三、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1.A③ B④ C② D①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 1分,共15分)
1.(1)爬行 角质鳞片或甲 水分散失 肺 体内 卵壳
(2)物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
(3)鳃 外骨骼 分节 节肢 生态平衡
(4)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1.(3)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可以减少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的袭击
(5)C
(6)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可以减少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的袭击
(7)动物 脊索动物 哺乳 猫
(8)眼斑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