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三、及时巩固,夯实提高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的讨论和探究,使学生感受彼此之间特殊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1】
1、函数知识回顾。
2、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
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2
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3
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1)(2)(3)
二、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知识构建和发现的过程,借此提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意识、也发展了数学建模的能力
【活动2】
问题1、由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三个函数,上面的函数关系式形式上有什么的共同点?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
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
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
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生回答:这三个都是函数,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问题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并指出相应k的值?
⑴y
=
-3x;
⑵y
=
2x+1;
⑶y=
;⑷y
=3(x-1)2+1;⑸y=(s是常数,s≠0);⑹
xy=
-
;⑺
x=-5y
;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归纳:反比例函数定义中,包含以下的等价关系:
注:反比例函数可以有多种形式出现。
三、及时巩固,夯实提高
【活动3】
小试牛刀
1、用式子填空:
y与x成正比例________________;y与z成反比例________________;
y与3x成反比例_______________;y-1与x成反比例______________。
2、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
(单位:h)随注水速度v
(单位:m3/h)的变化而变化;
(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cm2,长方体的高h(单位:cm2)随底面积s
(单位:cm2
)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及解答:(1)(2)(3)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否顺利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3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活动4】
问题1:想一想: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
考虑:若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那应该需要几个已知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1)判断函数类型,写出函数解析式的模型。
2)找出相关的条件(一次函数有k,b两个系数,需要2个条件;正比例函数有k一个系数,需要1个条件)
3)将其代入解析式模型形成方程,求出系数
4)写出完整具体的解析式来
5)由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知,只有一个系数k,因此,只需要一个条件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
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因为x=2时,y=6,
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得
【活动5】
趁热打铁
问题1: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x
-2
-1
1
3
y
2
-1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借助学生自主进行的课时及所学问题的小结,辅之以教师对反馈问题的设计,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反思),在培养学生对问题看法的自我校正、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小结:
1)函数知识回顾
2)反比例函数概念
3)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
2、作业:
1)课本8页习题1、2题
2)思考课本9页的第5,6题
3)下次上课要带坐标纸
五
课外兴趣拓展
利用阿基米德的“撬动地球”的历史故事,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我们常说,于其让学生“苦学”,不如让学生“乐学”。
创设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了问题探究的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背景知识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如图,阻力为1000N,阻力臂长为5cm.设动力y(N),动力臂为x(cm)
(图中杠杆本身所受重力略去不计。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这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说出比例系数;
(2)求当x=50时,函数y的值,并说明这个值的实际意义;
(3)利用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说明当动力臂长扩大到原来的n倍时,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
本题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背景时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难点,教师在给出例题以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杠杆原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使问题的出示显得活泼、直观,增强了问题的趣味性,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对问题的体验、探究。
六、板书设计
1、函数知识回顾
2、反比例函数定义
3、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
七、教学案例与反思:略
y是x的
反比例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