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13: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全等图形
两幅图有什么特点?
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图片欣赏
形状相同、大小不等
图片欣赏
两幅图有什么特点?
对应线段不等,因此要研究形状相同的图形,首先要研究线段的比。
是什么决定了大小不等?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
第6章
图形的相似
6.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3、比例尺通常化成1:n的形式.
1、如何计算比例尺?
2、比例尺有单位吗?
=











单位要一致
知识回顾
探究新知
在不同的比例尺的两副江苏省地图中,
设南京市与徐州市的图上距离的分别为
a、b,它们的比为a∶b或
表示图
上距离的比;南京市与连云港市的图上距离的比分别为c、d,则c∶d或
表示图上距离的比。
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度量线段a、b、c、d的长度,可以
得到
根据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可以知道
结论:a∶b=c∶d或
(b≠0,d≠0).
线段成比例
这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长度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长度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即称a、b、c、d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或称a、b、c、d为成比例线段).注意:成比例的四条线段是有次序的.
那么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
问题聚焦
你能说说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1)他们都具有有序性;
2)比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运算,运算的结果称为比值;而成比例线段是指两组比值相等的4条线段之间所成立的一种关系;
3)比的结果(比值)是一个数或式;比例是一个用“=”连接的等式,它满足等式的一切性质。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已知四条线段a=8
cm,b=4
cm,c=5
cm,d=2.5
cm,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
 [解析]
先观察单位是否一致,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归纳总结】
判定成比例线段的“三步骤”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或
,那么ad=bc;反之,
如果ad=bc,则
a:b=c:d

(b,d都不为0)。
思考:和小学学的比例性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小学的比例性质中a、b、
c、
d只能是正数,而这里可以是任意实数(b,d不为0),还可以是线段.
在a:b=c:d中,当内项b=c时,上面的比例式可以写成:a:b=b:d(即b2=ad),这时我们把b叫做a和d的比例中项.
注意:在比例中,可以单独交换比例的外项(或内项),也可以同时交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还可以同时交换比例的前项和后项,例如:
注:设k法,达到消元的目的。
例2
已知 = ,且x+y=24.求x、y的值.
解:设
,则x=3k,y=5k
∵x+y=24,
∴3k+5k=24,k=3.
∴x=9,y=15.
A
B
随堂检测
6.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3.已知矩形ABCD中,AB=1.35
m,BC=60
cm,则AB∶BC= 
.
9∶4
5.已知a=4,b=9,c是a,b的比例中项,则c=    .?
±6
4.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
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360
[解析]
根据此题的特点,可以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解决.
6.已知
,求
的值.
课堂小结
什么叫做成比例线段,比例中项?
解决本节课都用了哪些方法?你会运用它
解决其他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