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0 08: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同步练习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
比实物密度大
B.
比实物密度小
C.
与实物密度相等
D.
与实物密度相近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面密度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


水银
干松木
酒精

煤油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若,则
C.
D.
若,则
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越大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深色球为甲球此时天平平衡,则:为
A.
3:4
B.
4:3
C.
2:1
D.
1:2
三个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其内部空心体积最大的是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无法确定
“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的高温,而密度只有。己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
A.
6kg
B.
60kg
C.
600kg
D.
6000kg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C.
若,则
D.
若,则
甲、乙两个物体,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

B.

C.

D.
5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1:2,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______

水的密度是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______,水的体积______,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密度关系是,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______,______。
一只质量为6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如果在瓶中先放入的一个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g,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按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
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150g,体积为的紫砂壶,他很想知道制做这种紫砂壶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求:
这种紫砂壶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
该紫砂壶容积是多少?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质量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的水水的密度,石块密度,求:
瓶中水的体积;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小明曾在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把一只玻璃可乐瓶灌满凉水,封好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打算做瓶冰块,可是,当他第二天拿出玻璃瓶时,发现水虽然已经完全结成了冰,但玻璃瓶已裂成很多块,请问玻璃瓶为什么会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利用了影视剧的拍摄现象来考查物理知识,属于现在比较“流行”的题型,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解答】
由公式可得,可知,体积相同,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所以为了演员的安全,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中,重物材料应选择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密度的理解,这是中考的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有: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解答】
A.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的物质,但密度都是,即不同物质,密度也可能相同,故该选项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故该选项正确;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无论质量大小如何,其密度一般是相同的,同种物质,密度也因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如冰和水是同种物质,但二者密度不同,故该选项错误;
D.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物质大,如水银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
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当体积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当体积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
由知;

由以上计算过程可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D
【解析】解:
A、C、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由密度公式可知:,故AC错误;
B、由图象可知,时,,故B错误;
D、由图象可知,时,,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该图象是的图象,横坐标表示质量,纵坐标表示体积,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
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
5.【答案】B
【解析】解: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C、D错误;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B正确。
故选:B。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可设每个球的质量为V.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得:,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
由图示可得:;

整理得:::1.
故选C.
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7.【答案】A
【解析】解:由得:
三种材料的体积,
铜、铁、铝的质量相等,且,
铜球需要的金属材料最少,铝球需要的金属材料最多,
故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
故选:A。
已知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算出三种材料的体积,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材料的体积,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8.【答案】B
【解析】
【分析】
知道合金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合金的体积,即气凝胶的体积;又知道气凝胶的密度,利用公式求气凝胶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
解:
合金的体积: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
气凝胶的质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解:
由图象可知,当时,,由可知,,故A错误、C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时,则,故B错误;
D.由图象可知,若,则,故D错误。
故选C。
由图象可知,甲乙体积相等时的质量关系,根据比较两者的密度关系;
根据图象读出一组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根据求出乙的密度;
由图象可知,甲乙质量相等时的体积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大小比较和密度的计算,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
则:;
即:;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根据密度的公式变形后可得:;结合题目的体积可判断甲乙的体积关系.
此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见,属于比例运算,学生可以利用密度的公式变形后,代入已知条件进行解答,简单易算.
11.【答案】倍
【解析】
【分析】
已知甲、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和质量之比,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它们的体积关系.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想象心算.
【解答】
解:根据可得:

故答案为:倍.
12.【答案】;水的质量是;变小;变小;不变
【解析】解:
水的密度是,物理意义是:水的质量是;
一桶水倒是一半,此时质量只剩下一半,体积也只剩下一半,但仍然是水,密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水的质量是;变小;变小;不变。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和质量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3.【答案】;
【解析】解:因为甲、乙的质量相等,,所以。
又因为甲、乙都是正方体,所以,则。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上重为、的物体时:
甲对地面的压力:,
乙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则。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时:
甲对地面的压力:,
乙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所以本题需要先求出甲、乙两物块的底面积。根据甲、乙的质量关系和密度关系可得出它们的体积关系,因为它们都是正方体,所以就能知道它们的底面积关系。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上重为、的物体时,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与之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的重力与之和。因为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知道甲、乙的底面积关系就能知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关系,然后用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减去甲、乙的重力,就可以得出与的关系。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时,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减去;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的重力减去因为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知道甲、乙的底面积关系就能知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关系,然后用甲、乙的重力减去减去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就可以得出与的关系。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这道题涉及的公式有三个:密度计算公式,重力计算公式,压强计算公式。涉及的力有重力、压力、竖直向上的力。解题的突破口是通过甲、乙的质量关系,密度关系得出面积关系,再通过面积关系和压强关系得出压力关系,最终得出与、与的大小关系。
14.【答案】
【解析】解: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根据可得,瓶子的容积:

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
已知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用总质量减掉瓶子和金属块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然后用金属块的质量除以金属块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空瓶子的容积等于空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以及金属块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
15.【答案】右?
?
20?
?
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
【解析】解:图甲中指针向左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图乙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
图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
故答案为:右;;20;;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
天平的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往左偏则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物体的质量砝码重量游码质量,测出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再减去小杯子的质量,求出杯子中液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液体体积,由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由于从烧杯往量筒中倒液体时,烧杯壁上沾上一些液体,使得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此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此实验中,要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计算。
16.【答案】解:这种金属的密度:

答: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
【解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因为条件已经给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中需要注意单位换算.
17.【答案】解:由可知,溢出水的体积,即壶盖的体积:

材料的密度:;
由可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由可知,装满水的质量:

紫砂壶的容积:

答:种紫砂壶材料的密度是;
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
该紫砂壶容积是.
【解析】首先计算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等于壶盖的体积,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壶的材料密度;
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材料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即该紫砂壶容积.
本题考查体积、密度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8.【答案】解:
由得瓶内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

由得石块的质量: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答:瓶中水的体积为;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为;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1160g。
【解析】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利用求瓶内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利用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19.【答案】答: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小,由可知,会导致体积变大,所以将瓶子膨胀开裂。
【解析】水结成冰,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小,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从而把瓶撑裂了,而不是冻裂的。
这种现象很常见,很多人误认为是冻裂的,其实不然。
第6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