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2)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2)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1 11: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等式的性质;
2.理解移项的概念,并且会正确地移项;
3.利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熟练地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班上有(
)人,是柏枝台1801班一个学习小组人数的(
)倍多(
).
你们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想不想用初中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引出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P90,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动脑筋部分列出了一个怎样的方程?
此方程书上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师生共同分析
2345
+
12x
=
5129

解: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都减去2345
得:
2345+12x-2345=
5129-2345


12x=5129-2345

12x=2784

方程②两边都除以12,得x=232

我们把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你发现①-

过程中的方程是如何变形的?
④-⑤中的方程变形呢?
观察上述变形,你发现什么?与同伴交流.
在上面的问题中,方程①-方程③、相当于作了如下变形:
(
+
12
x
=
5129
)
(
2345
)
(
-2345
)12x=5129
2.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展示以上变形,最后归纳.
概括:
(1)变形一: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2)变形二: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必须牢记:移项要变号.
三、练习
1.
下面的移项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1)若x
-4
=
8,则x
=
8-4;
(2)若3s
=
2s+5,则-3s-2s
=
5;
(3)若5w-2
=
4w+1,则5w-4w
=
1+2;
(4)若8+x=
2x,则8+x
=
2x-x.
归纳:在解方程时,我们通过移项,把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一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四、例题解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1)
4x+3
=
2x-7

(2

归纳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
①移项
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全部移到等号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全部移到等号的另一边;注意移项要变号;?
②合并同类项
左右两边同时合并同类项,又叫“化简”;?
③化系数为1
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使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
④检验 把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这个值是否是原方程的解,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写出来.?
五、巩固练习
解下列方程
(1)x
+4
=
5;
(2)-5
+
2x
=
-4;
(3)13y+8=12y;
(4)9u-1=6u-4
.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堂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一元一次方程检测题!
思考题提示:从自己能突破的“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