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知识点+精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知识点+精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09: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年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知识梳理】
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内容: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等
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是1960~196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的
内容: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二、板块构造学说
内容: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地壳断裂下陷所致。
地中海将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挤压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嘉兴模拟)不同类型的实验活动有不同的作用,下列对右图两个实验活动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常用于研究分子问隙???????????????????????????????????????B.?乙常用于研究板块张裂
C.?甲为研究分子运动提供证据????????????????????????????????D.?乙为研究板块碰撞提供证据
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六大板块中,唯一不与亚欧板块相接触的是南极洲板块??????????
B.?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全覆盖的是太平洋板块
C.?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西洋的面积随着时间推移将减小??????????
D.?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3.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A.?陆地的城市中?????????????B.?沙漠或荒野中?????????????C.?基本上都在海中?????????????D.?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4.(2017·杭州)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下列现象不属于该学说证据的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B.?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非常吻合
C.?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5.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结果(????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亚洲大陆属于(???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
7.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相撞形成的地形是(????
)
A.?海沟、弧岛??????????????????B.?海岭、海岸山脉??????????????????C.?裂谷、海洋??????????????????D.?巨大的褶皱山脉
8.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脉会消失???????????????????B.?②山脉会消失???????????????????C.?红海会缩小???????????????????D.?地中海会缩小
9.(2019七上·新昌期末)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布朗——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实为细胞壁)
B.?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D.?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10.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l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11.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是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12.(2019·鄞州模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B.?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D.?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1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D.?各个板块是始终静止不动的
14.(2019七上·萧山期末)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A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B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C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
④D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⑤E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F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G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⑦
二、填空题
15.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________,那里热的________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16.(2019七上·秀洲期末)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B处为________板块.
(2)B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________(碰撞挤压、张裂)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________(扩张、缩小).
(3)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的________(内部、边缘)地带.
17.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________板块。
18.(2019七上·天台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珠穆拉玛峰每年在升高??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________。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③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④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19.(2020·天台模拟)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重要作用,但需相应的事实和证据支持,以下为解释地球造山运动的两种假说。
①地球冷缩理论:地球是由炽热状态逐渐冷却而成的,由于冷却,地球的体积和面积都在逐渐缩小,从而使地壳向水平方向挤压,造成地壳的上升运动,形成山脉。
②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间发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互相碰撞,碰撞时的强大力量使地层抬升形成山脉。
(1)人们在地壳岩石中发现放射性元素,若它们释放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地壳向太空散发的热量,则该事实可以作为支持地球冷缩理论的证据。
(2)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是??????????
(可多选)。
A.火山和地震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
D.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
20.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资料。
???
发生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震级:里氏7.0级,震中地震强烈,9度左右;震源深度:13千米。震地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大规模的行之有效的救援行动。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________的作用下发生错位和断裂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全球由________?大板块组成,我们处于________?板块,这些板块都是“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
(3)遇到地震时,你能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救?
(4)你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引起原因是什么?
21.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板块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
________?。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填字母)。
(3)板块漂浮在________?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边缘地带,地壳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板块内部,地壳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22.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
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________。
(2)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_运动,所以地壳________,从而成为世界上最________的山脉。
(3)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________而形成的。
(4)请从这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含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A
11.【答案】
A
12.【答案】
D
13.【答案】
C
14.【答案】
D
二、填空题
15.【答案】地壳裂缝;地幔物质
16.【答案】
(1)非洲(2)张裂;扩张(3)边缘
17.【答案】
美洲
18.【答案】
(1)②→③→①(2)C(3)①②⑤
19.【答案】
(1)小于(2)A,B
20.【答案】
(1)内力(2)六;亚欧;碰撞;张裂(3)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底下。(4)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一一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21.【答案】
(1)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2)C(3)软流层;不稳定;稳定
22.【答案】
(1)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2)海洋;板块;上升;高、最年轻(3)亚欧;印度洋;挤压(4)“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