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作业: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磁现象(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作业: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磁现象(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0 10: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八)A
[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磁现象]
一、选择题
1.在举行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上,人们往往先通过“磁选”对沙子进行处理。“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  )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铜、铝碎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铁钉、铁片
2.如图8-K-1所示,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正确的是
(  )
图8-K-1
3.[2020·杭州]
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8-K-2甲、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图8-K-2
A.M无磁性、N无磁性
B.M无磁性、N有磁性
C.M有磁性、N无磁性
D.M有磁性、N有磁性
4.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图8-K-3所示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够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
图8-K-3
5.现有a、b、c三根铁棒,为确定铁棒是否有磁性,将三根铁棒如图8-K-4所示悬挂,根据图示情况可知
(  )
图8-K-4
A.a、b一定有磁性
B.a、b有可能都没有磁性
C.b、c一定有磁性
D.b、c有可能都没有磁性
6.“新闻:磁性鞋带扣让你跟系鞋带说再见,如图8-K-5所示,把鞋带裁剪到合适的长度,然后将模块串进去,之后两边一碰即可牢牢地把鞋带系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8-K-5
A.两模块相互接触的一侧一定是同名磁极
B.两模块相互接触的一侧一定是异名磁极
C.两模块中,其中一块有磁性,另一块可能是铁块
D.两模块中,其中一块有磁性,另一块可能是铜块
7.如图8-K-6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是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8-K-7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
图8-K-6
图8-K-7
二、填空题
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如图8-K-8所示的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磁体的    极。?
图8-K-8
9.通过对如图8-K-9所示的现象进行观察可知,条形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体的    ,磁体的这一部位又称为     。磁体都有    个磁极。?
图8-K-9
10.如图8-K-10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体,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
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
图8-K-10
11.如图8-K-11甲所示,一个条形磁体摔成两段,取右边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裂纹处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两段磁体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这两段磁体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图8-K-11
12.如图8-K-12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斥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8-K-12
13.小科同学将数枚1元硬币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体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如图8-K-13所示。
图8-K-13
(1)小科的“硬币桥”是利用硬币被磁化后具有    性而相互吸引搭成的。?
(2)相邻的两枚硬币的边缘A、B是    名磁极。?
三、作图题
14.根据图8-K-14中小磁针的位置,标出甲、乙两个条形磁体的N极和S极。
图8-K-14
四、实验探究题
15.小明利用如图8-K-15所示的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铁架台上所夹的是一根较长的软铁棒。
图8-K-15
(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可知:当磁体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    而获得    。?
(2)小明将图乙中的条形磁体拿开,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长期保持。?
(3)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代替软铁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将条形磁体拿开后,铁屑经过较长的时间后才掉下来,这说明钢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软铁    (选填“强”或“弱”)。?
(4)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甲、乙两图的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    (选填“是”或“不是”)磁性材料。?
答案详解详析
1.D [解析]
“磁选”就是利用磁铁的磁性,将铁、钴、镍等物质从没有磁性的物质中选出来,根据各个选项里的物体可知,只有铁钉和铁片可以被磁体吸引,故A、B、C错误,D正确。
2.D [解析]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A选项中小磁针的S极应指右侧,N极应指左侧;B选项中小磁针的S极应指上侧,N极应指下侧;C选项中小磁针的N极应指右侧,S极应指左侧。
3.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图甲、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因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几乎没有磁性,所以,在图甲中,钢条M的中间位置几乎没有磁性,钢条N却能吸引钢条M,说明钢条N具有磁性;同理,由图乙可知,钢条M也具有磁性,故D正确。
4.C [解析]
将悬挂的铁棒转动一次,静止时指向南、北,具有偶然性,故A不能够确定;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故B不能够确定;铁棒能够吸引大头针,说明了铁棒具有磁体才具有的性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即铁棒有磁性,故C能够确定;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故D不能够
确定。
5.C [解析]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由图可知,b、c是相互排斥的,故b、c一定是磁体;a、b相互吸引,a可能是磁体,也可能不是磁体,故选C。
6.C [解析]
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若两模块均为磁体,相互接触的一侧为异名磁极,则相互吸引,可以系紧鞋带,相互接触的一侧为同名磁极,则相互排斥,不能系紧鞋带;因为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若两模块中,只有一个是磁体,则另一个模块可能是铁块。由以上分析可知,两模块相互接触的一侧可能是异名磁极或其中一块有磁性,另一块为铁块,C选项说法正确。
7.C
8.南(S) [解析]
司南即指南针,指南针可指示南北,指南的一端为南极。
9.两端 磁极 两
[解析]
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10.铁 ①② [解析]
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体,笔头内的材料会被小磁体吸引,说明该材料为磁性材料,可能含有铁。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可以用①小磁针:用小磁针的两极分别靠近笔头,若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的材料具有磁性;若出现的都是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只是铁类物质,不是磁体。也可以用②大头针:将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出现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有磁体,材料具有磁性。而将笔头靠近碎纸屑,不会出现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情况,故③碎纸屑不能用来完成探究任务。
11.N 吸引 [解析]
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异名磁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图乙中,与小磁针S极接近的是磁体的N极。如果把这两段磁体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那么这两段磁体会相互吸引,成为一个大磁体。
1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不变
[解析]
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球体静止在空中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底座对它的斥力;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磁极方向也不变,所以斥力大小将不变。
13.(1)磁 (2)异
14.如图所示
15.(1)磁化 磁性
(2)不能够 
(3)强 (4)不是
[解析]
(1)图甲中,软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表明它没有磁性。图乙中,当磁体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能够吸引铁屑,表明此时它获得了磁性,比较分析可知,软铁棒的磁性是由于被磁化而获得的。(2)当将条形磁体拿开后,铁屑掉下,表明软铁棒由于被磁化而获得的磁性不能够长期保持。(3)相比之下,钢棒也能被磁化,且能较长时间保持磁性。(4)铜棒不能被磁化,说明铜不是磁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