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1.5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10-11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1.5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九年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27 21: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
生活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知识导入
请你帮帮忙
三峡大坝的坝底是由坚硬的花岗岩铺成的,小华同学到大坝坝底上采集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花岗岩样品,拿回家想测出它的密度。家里可用的器材有天平、圆形玻璃杯、细线、刻度尺、水。请你利用所给的部分器材,帮小华设计一种测量方案。
一、密度与鉴别物质
你会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吗?
例: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分析: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
当然可以假设铅球是用铅制作的,可以利用铅的密度和给出的体积算出铅球的质量,通过比质量判断。
当然可以假设铅球是用铅制作的,可以利用铅的密度和给出的质量算出铅球的体积,通过比体积判断。
解:ρ=m/v=4kg/0.00057m3=7.0×103kg/m3由于铅的密度是11.5×103kg/m3,可知这个铅球不是由纯铅制成的。
二、密度与温度
做一做
想一想,说一说
1、由此请说说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2、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了风力?
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么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我们说物质的密度是个定值是有条件的
练一练
医院里的氧气瓶里面储存了3kg氧气,用去了一半,氧气的密度发生了什么改变?
是否所有的物质在任何时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想一想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简析: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而水管受冷收缩,导致水管被冻裂。
三、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飞机的外壳用密度较小的合金,
包装产品用塑料泡沫
矿藏的勘探
老农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
很早的时候人们都知道用盐水选种
浮选煤粉
鉴别掺水的牛奶
本课小结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3、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4.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