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之后,有利于学生对虚像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光的反射做好知识储备。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平面镜是学生所熟识的,并有足够的照镜子的生活体验,在他们的脑海中照镜子时“物近像大,物远像小”,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同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错误观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为什么用完全相同的物体B替代物体A?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实验设计及科学探究过程
五、教学用具:杯子
蜡烛
水
平面镜
玻璃板
纸
刻度尺
两个相同的蜡烛
笔
“储币魔箱”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看图片“浇不灭的蜡烛”
观察并思考
以新奇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观察平面镜
提问: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呢?
光滑平整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玻璃板都可以看作是平面镜
观察平面镜表面是平的镜子是平面镜
认识平面镜的为后面实验中用到玻璃板做铺垫
明确概念
展示照镜子的照片,引导学生们观察,指出镜子前的物体叫“物”镜子中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像”。
观察图片,知道“物”和物在镜中所成的“像”
明确“物”和“像”的概念
进行猜想
回忆平常照镜子时情景,引导学生思考:①平面镜成的像在什么地方?②像与物大小相等吗?③像和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吗?④当你远离平面镜时,像怎样移动?像的大小变化吗?鼓励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可能有的猜想:①物体在平面镜的后面。②像和物体的大小一样。③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一样。④物体远离镜子,像也远离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会变小……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及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就得设计实验来验证了。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不是首先要确定像和物及平面镜三者的位置?平面镜位置好确定吗?
那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呢?提示学生:能不能找到一个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平面镜呢?因为玻璃板是透光的,我们用玻璃板替代镜子,既能看到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呢?两个同学比个子的话,一般会站在一块比较,可以让像和物站在一块吗?我们还想知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这时候就没有办法让像和物站在一块了,怎么比较大小呢?启发学生:能不能拿一个和蜡烛一样大的替代物,让它和像站一块代替物体去和像比较大小呢?这种方法物理上叫“等效替代法”。刚才我们说用玻璃板代替镜子可以确定像的位置,那具体怎样确定呢?如何比较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提醒学生:点到线的距离指点到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前面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说,我们说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承接在光屏上,是实像,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怎么确定呢?怎样看呢?直接看光屏还是透过玻璃板看光屏?请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实验步骤。请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步骤及记录的一组位置。提醒学生:感觉物和像点的连线与平面镜所在直线在位置关系上好像是垂直的?建议学生用尺子检验一下。一组实验数据是无法得到一个结论的,所以要多取几组数据。每个小组至少三组数据。实验前请学生缕清思路,明确实验中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在平面镜所在位置画一条直线即可。学生发现:通过平面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平面镜中的像,镜子是不透明的,没法看到镜子后面的情况,也就不能确定像的位置。学生容易想到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物体紧贴平面镜时,像和物站在了一块,看到像和物是等大的。拿一根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当人眼看到玻璃板后只有一支蜡烛,也就是蜡烛B和平面镜前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了,那么物体B所在的位置就是像所在的位置。如果像和物体B完全重合了,说明像和物体B是一样大的,也说明像和物体A也是一样大的。记下像和物的位置以及平面镜的位置,再量取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把光屏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看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直接看光屏步骤:(1)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沿直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物体A,记下其位置。(2)将另一个相同的物体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物体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记下其位置。比较像和物的大小;记录像、物、玻璃板的位置,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观察像的虚实。
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感受物理探究的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在理清思路的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上讲台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思考归纳的能力。
实验过程
巡回指导
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部分学生将本组实验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努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实验数据分析归纳
请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像和物大小一样吗?你怎么看出来他们是一样大的?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吗?大家是先做垂线再量取距离的吗?
蜡烛的像能用光屏承接吗?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做实验用的两个蜡烛模型真的是一模一样吗?而实验中模型B和模型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模型B和模型A的像完全相同,能说明什么?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且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三个特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是什么?
看到像和替代的蜡烛完全重合。得到:1.像和物大小相等没有,因为将像和物连线后发现和平面镜是垂直的,所以直接量了连线的两段长度。发现:2.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火焰的方向是相反的。模型A和它的像左右是相反的5.像和物左右相反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领略平面镜成像的简洁对称之美,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坚定学好物理的信心。
巩固练习课堂检测
1、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____m,像高_____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后退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司机从后视镜看去,只见一辆汽车徐徐驶来这辆汽车的车牌号是(
)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等大。之所以感觉像变小,是因为视角变了。好比站在山脚下看山觉得很大,远处看山觉得山变小一样,山的大小并未变化,视角变了而已。
课堂练习是教学效果的反馈
小结巩固
学生回顾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
巩固平面镜成像特点
揭秘
实验
现象
请学生思考“浇不灭的蜡烛”现象的原因。学生观看完整视频。演示实验:“储币魔箱”,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
借助玻璃板,看到的蜡烛是虚像,不是真实的蜡烛
感受物理的奇妙,并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七、板书设计
§3.4
平面镜
一、平面镜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虚像。
5.像和物左右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