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2021学年度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第四章光的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河面结冰是凝华现象
C.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D.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2.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
A.路灯
B.医学上的“B超”
C.无线电通讯
D.电视机遥控器
3.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①放大镜把字放大
②海市蜃楼现象
③站在岸边的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④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4.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6.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彩虹舞山涧
B.池水映明月
C.潭清疑水浅
D.云生结海楼
7.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是单色光
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
D.五星红旗看上去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
9.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A.夜视镜
B.验钞机
C.灭菌灯
D.遮阳帽
10.下面实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复色光
B.红光和蓝光合在一起的光是复色光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自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
11.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
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
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12.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二、填空题
1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同学们进入校园时都需要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一台手持测温仪,它是根据人体辐射的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强弱来确定人体温度。
14.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发现火源,可用___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可见光/红外线/激光)。
15.雨后彩虹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____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___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16.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___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____具有热效应.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行车尾灯有灯泡吗?
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车辆,避免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下面是相关的解释: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颜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1)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答:_____。
(2)自行车尾灯是靠_____而发出红光的
(3)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_____,因为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填“平行”、“重合”)。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空的颜色
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当入射光照射到尺寸小于入射光波长十分之一的分子上时,入射光将被“打散”,并从分子四周射出,如图甲如示。该现象被称之为光的瑞利散射。
研究发现,在大气层,太阳光中的蓝紫光比红光瑞利散射更明显。晴天,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下,大量蓝、紫色光被散射至天空,天空才呈现蔚蓝色(人眼对紫光不敏感)。而比蓝光波长更长的其他色光不易被散射,可以继续向地面传播。
当日落或日出时,太阳几乎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此时太阳光在大气中要传播更长的路程,阳光中的蓝光大量被散射,剩下的光主要是红橙色光,云也因为反射这些红橙色光而呈现红色,这就是为什么日落时太阳附近呈现红色,但此时天空仍然是蓝色的。云朵反射太阳光并非瑞利散射。
科学家发现,光线散射程度随分子直径d和入射光波长λ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瑞利散射只符合散射程度随变量减小之前的特征。
(1)红光的波长_____(大于/小于/等于)蓝光的波长。
(2)以下色光,最能穿透大气层的是_____。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紫光
(3)天空的颜色与海拔高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
(4)当波长为450nm的蓝光,散射程度最高时,入射的大气分子的直径为_____nm(保留两位小数)。
(5)根据短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色光的瑞利散射规律等同于光的反射规律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天空在白天是黑色的
C.白云看起来是白色,是因为光的瑞利散射
D.高原地区的人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弱
19.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在欣赏优美的琴声时观察到老师在弹钢琴时手指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当红光照射在舞台上主持人蓝色的西装上,看到西装的颜色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C4.D5.A6.A7.B8.B9.A10.D11.B12.A
13.红外线
14.红外线
激光
15.色散
黑
红、绿、蓝
16.紫
B
红外线
17.尾灯内没有灯泡
反射红光
C
平行
18.大于
A
B
28.66
B
19.音调
音色
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