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4
眼睛和眼睛
知识点整理
1.眼睛
(1)眼镜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2)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球好像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看见了物体。
(3)正常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无论是眺望远景,还是看近物,都能看得清。从凸透镜成像情形分析,那就是物距变大时像能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变小了,像仍然能成在视网膜上。光屏未移动,像距不变,居然一样能成像,奥秘何在呢?原来,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态;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如下图)。可见,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距系统。
2.近视眼及矫正
(1)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且不能变薄,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长,这两种原因都会导致远处某点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3)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
3.远视眼及矫正
(1)远视眼的特点: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规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且不能变厚,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这两种原因都会导致近处某点发出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已经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3)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
4.眼镜的度数
(1)焦距∶用f表示,标志着透镜折光本领的强弱;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2)焦度∶用Φ表示,Φ=1/f。
(3)眼镜度数=100Φ=100/f。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为正,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为负。
知识点分类练习
【1】眼睛
【例1】如图所示,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
相当于照相机的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像。
【答案】角膜;镜头;倒立缩小的实
【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镜头也是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2】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解答】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
【例3】(2020春?会宁县期中)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答案】C
【解答】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则甲图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近视矫正需佩戴凹透镜,即丁图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
【3】远视眼机器矫正
【例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C.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C
【解答】解: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该眼是远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4】眼睛的度数
【例5】已知某同学所戴近视镜镜片的焦距是0.4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的焦度为40m-1
B.该眼镜的焦度为-2.5m-1
C.该眼镜的度数为400度
D.该眼镜的度数为250度
【答案】B
【解析】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4m,则0.4m的倒数的100倍,是250度,近视镜是凹透镜,其度数是负数.故该眼镜的度数为-250度,该眼镜的焦度为-2.5m-1,故只有B选项正确。
难点攻克
1.眼睛和照相机的比较
【例1】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
。
【答案】(1)C;(2)D;(3)近视眼;凹透镜
【解答】解:(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3)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例2】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B.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C.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
D.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
【答案】B
【解答】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所以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又因为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说明爷爷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能弱一些,所以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综上分析,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光路作图
【例3】根据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
【答案】
。
4.实验探究
【例4】(2019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我们平时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面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是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光路图。
(1)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是帮助我们看清楚
。
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
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形状的物体
(2)据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近视情况日趋严重,分析图可知,近视眼的成因是长期观察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
,因此应该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1)C;(2)前方;凹透镜
【解答】解:
(1)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获得清晰的像,相当于改变透镜的焦距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故C正确;
(2)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基础练习
1.关于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
B.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
D.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A
【解答】解:如图所示,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正确、BCD错误。
2.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A
【解答】解:由图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故A正确。
3.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D.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B
【解答】解:甲图,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需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乙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需佩戴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B正确,ACD错误。
4.如图所示,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 )
A.25mm
B.25cm
C.25dm
D.2.5m
【答案】B
【解答】解:人的明视距离约为25cm;根据图中的距离可知,此时手机到眼睛的距离约为25cm。
5.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答案】C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6.(2020?江西模拟)春天踏青,如图甲所示的是某位游客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蝴蝶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该游客视力存在的问题是
;患者没戴眼镜前眼睛成像示意图是乙图中的
。
【答案】近视;B
【解答】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由题意和图示可知,游客看不清远处的蝴蝶,所以游客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近视眼成因为B图。
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用以比较正常眼、近视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的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量焦距。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mm。
【答案】(1)乙;乙;(2)丙;(3)大于
【解答】解:(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
(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
(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能力提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
如图1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Φ=1/0.5m=2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填“大”或“小”)。
(3)如图2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
(填字母)透镜。
(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
m。
【答案】(1)凸透镜;(2)小;(3)A;(4)变大;(5)0.2
【解答】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佩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A。
(4)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外界光线强,电影院里光线很暗,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因此,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
(5)φ==5m﹣1,
f===0.2m。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
如图1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Φ==2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的瞳孔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看清物体。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焦距较
(填“大”或“小”)。
(2)如图2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
(选填“甲”或“乙”)眼镜。
(3)刚走进光线较暗电影院时,人眼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
(4)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
m。
(5)如何预防近视或缓解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小;(2)乙;(3)变大;(4)0.2;(5)不要到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坐车看书
【解答】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乙;
(3)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外界光线强,电影院里光线很暗,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因此,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
(4)φ==5m﹣1,焦距为:f===0.2m;
(5)眼睛保健很关键,不要到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坐车看书,以及做眼保健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4
眼睛和眼睛
知识点整理
1.眼睛
(1)眼镜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2)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球好像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看见了物体。
(3)正常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无论是眺望远景,还是看近物,都能看得清。从凸透镜成像情形分析,那就是物距变大时像能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变小了,像仍然能成在视网膜上。光屏未移动,像距不变,居然一样能成像,奥秘何在呢?原来,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态;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如下图)。可见,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距系统。
2.近视眼及矫正
(1)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且不能变薄,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长,这两种原因都会导致远处某点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3)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
3.远视眼及矫正
(1)远视眼的特点: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规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且不能变厚,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这两种原因都会导致近处某点发出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已经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3)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
4.眼镜的度数
(1)焦距∶用f表示,标志着透镜折光本领的强弱;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2)焦度∶用Φ表示,Φ=1/f。
(3)眼镜度数=100Φ=100/f。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为正,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为负。
知识点分类练习
【1】眼睛
【例1】如图所示,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
相当于照相机的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像。
【例2】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
【例3】(2020春?会宁县期中)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3】远视眼机器矫正
【例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C.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4】眼睛的度数
【例5】已知某同学所戴近视镜镜片的焦距是0.4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的焦度为40m-1
B.该眼镜的焦度为-2.5m-1
C.该眼镜的度数为400度
D.该眼镜的度数为250度
难点攻克
1.眼睛和照相机的比较
【例1】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
。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例2】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B.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C.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
D.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光路作图
【例3】根据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
4.实验探究
【例4】(2019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我们平时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面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是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光路图。
(1)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是帮助我们看清楚
。
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
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形状的物体
(2)据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近视情况日趋严重,分析图可知,近视眼的成因是长期观察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
,因此应该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基础练习
1.关于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
B.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
D.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2.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3.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D.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4.如图所示,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 )
A.25mm
B.25cm
C.25dm
D.2.5m
5.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6.(2020?江西模拟)春天踏青,如图甲所示的是某位游客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蝴蝶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该游客视力存在的问题是
;患者没戴眼镜前眼睛成像示意图是乙图中的
。
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用以比较正常眼、近视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的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量焦距。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mm。
能力提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
如图1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Φ=1/0.5m=2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填“大”或“小”)。
(3)如图2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
(填字母)透镜。
(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
m。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
如图1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Φ==2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的瞳孔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看清物体。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焦距较
(填“大”或“小”)。
(2)如图2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
(选填“甲”或“乙”)眼镜。
(3)刚走进光线较暗电影院时,人眼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
(4)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
m。
(5)如何预防近视或缓解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