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安全用电
题组1 电压越高越危险
1.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因是( )
A.压力大
B.吸力大
C.电阻大
D.电流大
2.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是电流,而不是电压。但由欧姆定律可知,人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的伤害就越大。
题组2 常见的触电事故
3.造成人体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 )
A.人体带了电
B.有电流通过人体
C.有电压加在人体上
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安全值
4.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 )
A.直接去拉触电人
B.找人急救
C.进行人工呼吸
D.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5.电工维修电路有时需要带电操作,如图19-3-1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图19-3-1
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
C.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
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6.遇到高压电线断裂落地,请不要靠近,更不要用手去拉电线,正确的做法是派人看守现场,迅速找电工师傅来处理,这是因为( )
A.人走近时会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B.高压电线温度很高
C.高压电线的电压高,对人有巨大的推力而置人于死地
D.高压电线有巨大的吸引力,会把人吸过去使人触电而死
7.在变电站旁常常立有如图19-3-2所示的警示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醒人们不能________(选填“接触”或“靠近”)高压带电体,从而避免发生____________触电。
图19-3-2
8.图19-3-3中A、B两点均是灯头与导线的连接处。当电路中的开关都断开时,站在地上的人用手接触电路中的A点,他________触电;用手接触电路中的B点,他________触电。(均选填“会”或“不会”)
图19-3-3
题组3 安全用电原则
9.2020·福建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失火,先灭火后断电
B.用湿布擦拭工作中的家用电器
C.插线板的电源线绝缘层破损,仍继续使用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三脚插头的长插脚相连
10.2019·临沂改编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中,安全用电常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更换灯泡时断开电源开关
B.不能用湿手去拔热水器的插头
C.在通电电线上晾晒衣服
D.保险装置、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11.2020·哈尔滨图19-3-4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图19-3-4
A.图甲: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
B.图乙: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
C.图丙: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
D.图丁:不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灯
题组4 注意防雷
12.为避免雷击,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站在大树下避雨
B.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
C.撑着带金属杆的伞在雨中行走
D.高压输电铁塔上架设防雷导线
13.如图19-3-5所示,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日子里,某人到大树底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甲、乙两同学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说:“此人一定是做了许多坏事而遭天打雷劈。”而乙同学却认为: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图19-3-5
(1)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_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避免遭受雷击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14.电击的伤害作用主要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及人体上所施加的电压。人体电阻不仅因人而异,还受我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变化范围为从浸泡在盐水中时的100
Ω到皮肤非常干燥时的500000
Ω。假如我们用干燥的双手分别去触摸电池的两极,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间就形成回路,我们预计提供的电阻约为100000
Ω,如果电池的电压是12
V,我们通常不会感觉到产生了电流。如果电压是24
V,极敏感的人最多有点儿刺痛感。但假如我们的皮肤潮湿,24
V的电压就会让我们感觉非常不适。下表描述了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I/A
影响
0.001
能感觉到
0.002
有痛感
0.010
能引起不自主的肌肉收缩
0.015
无法控制肌肉
0.070
假如通过心脏,将使心脏停搏,持续时间超过1
s可能会致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内容,人类的下列行为可能致命的是( )
A.穿着厚橡胶靴单手碰到电压为220
V的电线
B.光脚踩在地上时碰到电压为220
V的电线
C.淋浴后马上使用手机接打电话
D.一个人单手抓住一根高压线吊在空中
(2)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如图19-3-6所示鸟类的行为安全的是( )
图19-3-6
(3)根据材料内容,假如某天你参加一场篮球赛刚结束后(通常情况下,皮肤上的汗水蒸发后会留下盐层,当皮肤潮湿时,皮肤的电阻会降低到几百欧姆),双手不小心短暂碰触了12
V电源的两极,这个行为对你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没有电击感觉 B.手指有电击疼痛感
C.手臂肌肉麻痹失控
D.可能会致命
(4)根据材料,你认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
V”的说法是否科学?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相关的“安全电压”标准时,应该怎么做才比较科学?
详解详析
1.D [解析]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是一定的,人接触的电压越高时,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就越危险。
2.变大 变小
[解析]
人体的电阻随人体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当人的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会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人接触较高的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变大,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变大。
3.D
4.D [解析]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或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也不适合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故A、B、C不正确。
5.B
6.A [解析]
高压电线落到地面上,人靠近时,会在人的两脚间形成跨步电压,有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故正确做法是派人看守现场,迅速找电工师傅来处理。
7.靠近 高压电弧 [解析]
题图所示的警示牌,主要是提醒人们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从而避免发生高压电弧触电。
8.会 不会
9.D [解析]
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若先灭火,易引发触电事故,故A错误;用湿布擦拭工作中的家用电器,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电源线绝缘层破损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引发触电事故,故C错误;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并且三脚插头的“长插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这是为了防止触电,故D正确。
10.C [解析]
更换灯泡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A项不符合题意;生活用水容易导电,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不要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B项不符合题意;湿衣服是导体,在通电的电线上晾晒,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C项符合题意;保险装置、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D项不符合题意。
11.C [解析]
使用试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
A正确;人若靠近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所以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故B正确;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上,开关断开时,灯泡断电,便于维修或更换灯泡,故C错误;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灯,可能会因湿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
12.D [解析]
雷雨天气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就成了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很危险,故A不可行;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由于运动场较空旷,此时人容易成为被雷击的目标,故B不可行;撑着带金属杆的伞在雨中行走,金属杆是导体,雷电会通过金属杆导入人体,造成触电,故C不可行;高压输电铁塔上架设防雷导线,可在发生雷电时,将电及时导入大地,防止发生危险,故D可行。
13.(1)乙 (2)避雷针
(3)不在大树下避雨,找一个低洼处,尽可能降低高度
[解析]
阅读材料并读图可知,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针。如果你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避免遭受雷击的正确做法是:不在大树下避雨,找一个低洼处,尽可能降低高度。
14.(1)B (2)A (3)C
(4)不科学;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制定不同的安全电压值。
[解析]
(1)穿着厚橡胶靴单手碰到电压为220
V的电线,此时不会形成通路,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不会触电,故A错误。
光脚踩在地上时碰到电压为220
V的电线,此时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为220
V,会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
手机电池的电压一般为3.7
V,用手机接打电话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一个人单手抓住一根高压线吊在空中时,不会形成通路,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2)同一根高压线上的两只鸟相互喂食,导线将小鸟短接,此时没有电流通过鸟的身体,小鸟不会触电,故A符合题意。
不同高压线上的两只鸟相互喂食时,加在鸟身体两端的电压较大,且会形成通路,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题意。
站在钢架上啄高压线,此时会构成通路,有电流通过小鸟,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题意。
鸟在高压电线杆上筑巢,如果鸟巢较大,在阴雨天气时由于潮湿会导电,就可能会造成鸟的触电事故或电线杆下人的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题意。
(3)通常情况下,皮肤上的汗水蒸发后会留下盐层,当皮肤潮湿时,皮肤的电阻会降低到几百欧姆,若双手不小心短暂碰触了12
V电源的两极,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超过0.015
A,所以最有可能造成手臂肌肉麻痹失控,故C正确。
(4)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体的电阻是不同的,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36
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人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所以“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
V”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国家在制定相关的“安全电压”标准时,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制定不同的安全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