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0 14: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广东省2020年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沪粤版第三章光和眼睛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A.遇到路堵时司机猛按喇叭
B.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C.用穿衣镜正衣冠
D.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点燃枯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下列照片中的情况属于已经调整好的是(

A.
B.
C.
D.
3.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老花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D.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4.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5.阅读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知道:照相机的光圈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快门是控制曝光的时间.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使胶卷上曝光适当,应控制曝光量,则
A.只需调节光圈就行
B.只需用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就行
C.同时调节光圈、快门,控制曝光量
D.以上做法都行
6.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平行玻璃砖
D.以上都有可能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8.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A.丙和丁?????????????????????????????
B.甲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丁
9.下列光现象的利用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用拐角镜观察路况
B.用圆形鱼缸放大金鱼
C.用日晷的影子计时
D.用手影摆出动物造型
1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慢慢抽水,在光屏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11.现在二维码已随处可见(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它拍照片,识别软件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发生折射而成像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
B.属于虚像的是②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二、填空题
13.小明的爷爷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看报纸上较小的图案,则此时报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大于20cm小于40cm
B.大于40cm
C.小于20cm
D.等于40cm
14.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
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______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6.某同学为了进一步掌握“视力矫正”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他将近视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三、综合题
17.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18.快要毕业考试了,小明向班主任李老师建议,全班同学一起拍一张毕业照留作纪念,并主动要求摄影。李老师说:“好啊!拍张毕业照留作纪念。但你要担任摄影师,则要让我考考你,考通过了可才能担任摄影师哟。”于是李老师出了一组试题,现请你帮小明完成这一组试题,通过了你也可以给全班同学拍毕业照了。
(1)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规律制成的;如果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航空摄影),使用的镜头的焦距是60mm,则照相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A.略小于120mm
B.等于120mm
C.等于60mm
D.略大于60mm
(2)若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乙)所示,现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在按快门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要操作,这两项重要操作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而形成的像。
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选填“B"
“C”“D”
“E"
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
(选填“上”或“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
B.7cm
C.9cm
D.10
cm
参考答案
1.C2.C3.D4.D5.C6.B7.A8.D9.A10.B11.C12.C
13.C

14.放大镜
折射

15.10
放大
16.发散
前方
17.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其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乙;控制变量法让物距保持不变。
18.D
照相机靠近同学
镜头向前伸
19.折射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