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比较线段的长短-假期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比较线段的长短-假期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13: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错误的判断是(  )
A.任何一条线段都能度量长度
B.因为线段有长度,所以它们之间能比较大小
C.利用圆规配合尺子,也能比较线段的大小
D.两条直线也能进行度量和比较大小
2.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A.2+(﹣2)
B.2﹣(﹣2)
C.(﹣2)+2
D.(﹣2)﹣2
3.如图,线段AF中,AB=a,BC=b,CD=c,DE=d,EF=e.则以A,B,C,D,E,F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

A.5a+8b+9c+8d+5e
B.5a+8b+10c+8d+5e
C.5a+9b+9c+9d+5e
D.10a+16b+18c+16d+10e
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条件是(  )
A.AC=BC
B.AC=AB
C.AB=2BC
D.AC+BC=AB
5.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A′B′≤AB
6.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的长度为(

A.4
B.6
C.8
D.10
7.若O、P、Q是平面上的三点,PQ=20
cm,OP+OQ=30
c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在直线PQ外
B.O点在直线PQ上
C.O点能在线段PQ上
D.O点不能在线段PQ上
8.已知线段AB=1
cm,BC=3
cm,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
) 
A.4
cm
B.2
cm
C.2
c或4
cm
D.无法确定
9.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如图,C为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D=AC-BD
B.AD=BC+CD
C.CD=BC
D.CD=AB-B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BA=AC-BC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
C.若AC+BC>AB,则点C一定在线段AB外
D.若A,B,C,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B<AC+BC
12.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AC>BD
B.ACC.AC=BD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3.如下图,从小华家去学校共有4条路,第 
条路最近,理由是 
 .
14.如图,若CB=4
cm,DB=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________cm.
15.如图,若D是AB中点,E是BC中点,若AC=8,EC=3,AD= 
 
16.若C、D是线段AB上两点,D是线段AC的中点,AB=10cm,BC=4cm,则AD的长是______cm.
17.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段AB=5,BC=4,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18.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
三、解答题
19.根据下列条件,作出图形:
已知线段a和b,如图,用圆规、直尺作出一条线段AD=a+2b.
如图,已知AB=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用刻度尺画出图形,并求线段BD的长度.
21.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延长线段
AB到点D,使BD=CB.
(1)请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AD=7,AC=3,求线段DB的长.
23.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点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BP=2:3,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求绳子的原长.
答案提示
1.D.2.B.3.A.4.D.5.A.6.D.7.D
8.D 9.C.10.C 11.A.12.C
13.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4.6.15.1.16.3.
17.
1或9.18.①②③
19.略
20.答案:1cm.
解:如图:

由BC=2AB,AB=2Cm,得
BC=4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AC=AB+BC=2+4=6cm,
由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得
AD=AC=×6=3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BD=AD-AB=3-2=1cm.
21.答案:点P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2.解:(1)补全图形

(2)∵AD=7,AC=3,
∴CD=AD﹣AC=7﹣3=4.)
∵BD=CB,
∴B为CD中点.
∵B为CD中点,
∴BD=CD.
∵CD=4,
∴BD=×4=2.
23.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A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2AP=60cm,
∴AP=30cm,
∴PB=45cm,
∴绳子的原长=2AB=2(AP+PB)=2×(30+45)=150(cm);
(2)当点B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2BP=60cm,
∴BP=30cm,
∴AP=20cm.
∴绳子的原长=2AB=2(AP+BP)=2×(20+30)=100(cm).
综上,绳子的原长为150cm或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