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海市中学初三上半学期月考模拟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上海市中学初三上半学期月考模拟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27 23:11:05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上海市中学初三上半学期月考模拟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
(B)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
(C)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
(D)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保持不变.
2.在Rt△ABC中,∠C = 90°,AC = 12,BC = 5,那么等于……………( )
(A); (B); (C); (D).
3.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那么等于( )
(A); (B);
(C); (D).
4.把二次函数的图像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
平移1个单位, 所得到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钝角三角形:
①△ABC、②△BCD、③△BDE、④△BFG、
⑤△FGH、⑥△EFK,其中②至⑥中与三角形①
相似的是………( )
(A) ② ③ ④ (B)③ ④ ⑤
(C)④ ⑤ ⑥ (D)⑥ ② ③
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BD = 1∶3,那么S△DBE∶S△CBE等于………( )
(A)1∶4; (B)1∶3;
(C)1∶2; (D)1∶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
7.如果点P是线段AB的如黄金分割点,且AP>BP,AP=,则AB=
8.二次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9.已知,那么=
10.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1∶3,那么它们的面积的比等于 .
11.在△ABC中,∠C = 90°,∠A =,AC=2,BC= .
12.如果非零向量与满足等式,那么向量与的方向 .
13.抛物线y=x2-mx+m-2的顶点y轴上,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14.在△ABC中,AB=AC,如果中线BM与高AD相交于点G,那么= .
15.小明在坡度i=1:2的斜坡上走了250米,则他升高了 米
16.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且BE:EC=1:4,
AE⊥DE,则AB:BC= 。
17.为了测量铁塔的高度,在离铁塔底部a米的地方,用
测角仪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已知测角仪的高度
为h米,那么铁塔的高度为 米.
18.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0,AE为BC上的高,
将△AB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 B'E,那么△A B'E与四边形AECD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5分,满分15分)
19.已知:如图,两个不平行的向量和.
先化简,再求作:.
(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图中表示结论的向量)
20.新的抛物线的图像与抛物线的图像形状相同,顶点是的图像顶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新的抛物线图像经过点(2,3),求的值。
21.如图,点G为△ABC重心,DE经过点G,
DE∥BC,CEF∥AB,S△ABC = 18,求四边形BDEF面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6分,满分18分)
22.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B // CD,BC⊥AB,且AD⊥BD,CD = 2,.
求AB的值.
23.如图,∠1=∠2=∠3,求证:AB·AD=AC·AE
2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坐标原点为O的直角坐标系中,
(1)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A、B(B在点A右边),与y轴的交点是C,求A、B、C的坐标;
(2)求证:△OAC∽△OCB;
五、综合题:
25.(本题满分7分,第(1)小题满分2分,第(2)小题满分5分)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且BC =6,AB=DC=4,点E是AB的中点.
(1)如图,P为BC上的一点,且BP=2.求证:△BEP∽△CPD;
(2)如果点P在BC边上移动(点P与点B、C不重合),且满足∠EPF=∠C,PF交直线CD于点F,同时交直线AD于点M,那么
①当点F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设BP=,DF=,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时,求BP的长.
(第3题图)
B
A
C
D


F
G
K
E
C
D
B
A
H




(第5题图)
A
C
B
D
E
(第6题图)
(第16题图)
(第19题图)
_
G
_
F
_
E
_
D
_
C
_
B
_
A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D
A
B
C
G
F
C
2
A
E
3
B
1
D
(第23题图)
E
D
C
B
A
(备用图)
E
D
C
B
A
P
(第25题图)初三数学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B; 6.A.
二、填空题:
7.4; 8.(0,-2); 9.; 10.1∶9; 11.; 12.相反; 13.; 14.; 15.; 16.; 17.; 18..
三、解答题:
19.解:.…………………………………………(2分)
图正确(图略).……………………………………………………………(2分)
结论. ………………………………………………………………………(1分)
20.解:当开口向上时.…………………………………………(1分)
=2.……………………………………………………………(1分)
当开口向下时 …………………………………………(1分)
=4.……………………………………………………………(1分)
结论 =2或4. …………………………………………………………(1分)
21.解:∵点G为△ABC重心,DE经过点G,DE∥BC,∴.………(1分)
∵△ADE∽△ABC.∴.……………………………………(1分)
∵,∴.………………………………(1分)
同理可得 ………………………………………………………(1分)
∴四边形BDEF的面积等于18-8-2=8.…………………………………(1分)
22.解:∵AB∥CD,BC⊥AB,∴BC⊥CD.………………………………………(1分)
∵AD⊥BD,∴∠ABD+∠A=90°.
又∵∠CBD+∠ABD=90°,∴∠CBD=∠A.……………………………(1分)
∵,∴.……………………………………(1分)
∵CD=2,∴BD=3.……………………………………………(1分)
又∵,∴.…………………………………(1分)
23.证明:∵∠1=∠3,∠DGE=∠DGE。∴△DEG∽△AGD.………………………(1分)
∴∠GDA =∠GED,…………………………………………………………(1分)
又∴∠GED=∠AEB
∵∠GDA =∠AEB ……………………………………………………………(1分)
∵∠1+∠GAC=∠2+∠GAC..
∴∠DAC=∠EAB.…………………………………………………(1分)
∴△DAC∽△EAB.…………………………………………………(1分)
∴………………………………………………………………(1分)
∴AB*AD=AC*AE
24.解:(1)把(x,0)代入中
得: ,解得:A(-1,0),B(4,0)……………(2分)
把(0,y)代入解得:C(0,2)………………………(1分)
(2)由A(-1,0),B(4,0),C(0,2)可得
AO=1,BO=4,OC=2:…………………(1分)
∴.…………………………(1分)
又∵∠AOC =∠COB
∴△AOC∽△COB.………………………………………(1分)
25.证明:(1)∵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C ……………(1分)
BE=2,BP=2,CP=4,CD=4,∴,∴△BEP∽△CPD ………………(1分)
(2)①
又∠EPF=∠C=∠B,∴
∴△BEP∽△CPF,∴ …………………………………………………(1分)

∴()………………………………………………(2分)
②当点F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
∠FDM=∠C=∠B,
,∴△BEP∽△DMF ,∴
又,∴,Δ<0,……(1分)∴此方程无实数根,
故当点F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不存在点P使
当点F在线段CD上时,同理△BEP∽△DMF
,∴,又∴△BEP∽△CPF
∴,∴
∴,∴,解得 ,
由于不合题意舍去,∴,即BP=1…………………………………(1分)
所以当时,BP的长为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