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教科书五上第71页-73页,例一,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物体在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正确转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游戏图,骰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同学,这里边有你的好朋友吗?谁能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让我们来找一找? 
生说好朋友的位置。 
是谁啊?这里如果出现混乱,教师引导,看来你的表达还不够准确,能说得更准确吗? 
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优点?表扬一下你的好朋友! 
2.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能用“XXXX”的方式来确定位置,(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确定位置),不过,确定位置的方式可不止这些,还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认识列与行 
教师:我们平时说的“组”指的是竖排,通常也说成是列,横排说成是行。 
课件出示座位图。我们来看看这个座位图。 
提问:你知道第一列在哪边吗? 
教师引导:在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都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的。现在谁是观察者?课件点出第一列。那对于这些同学来说,第一列在他们的哪边?这里一共有几列?有几行呢?这些数表示的是什么? 
教师:那这三个小朋友的位置分别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小强和小娟都用课件展示一下;板书小红的位置,第3列第2行。 
(2)认识数对 
教师:在这里,我们是用“第3列第2行”来表示小红的位置,想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更有创意。 
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去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主要有这些写法,你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写法,然后再讨论讨论,各种写法有哪些共同点? 
②各种写法有什么共同点? 
刚才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写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写法有哪些共同点? 
反馈:(1)都比较简洁;(2)都有两个数;(3)前面都写了一个3,表示第3列,后面都有一个2,表示第2行;(4)中间都有分隔符。 
教师:同学们都用数和符号简洁地表示出了小红的位置,很了不起!不过,数学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啊!如果你用你的写法,他用他的写法,交流起来就会怎么样?怎么办? 
教师:其实,同学们的想法跟数学家的想法已经非常接近了。第3列第2行,可以写成3 2,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为了表示这是一个整体,再加一个小括号。像这样的一对数,就是数对。这样,小红的位置就可以用数对表示为(3,2),前面3表示的是第3列,后面的2表示的第2行。 
能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吗? 
请两个同学上来板书,并带着读一读。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它表示小强坐在第2列第5行。 
(3)认识方格图。 
教师: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很简洁,看这个座位图,我们还能把它也变得更简洁。 
课件演示:用竖线来表示列,用横线来表示行。 
引导学生观察出,每一个交点都代表一个同学的位置。 
预设: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先用教鞭指着交点启发孩子,如果还是发现不了,就再启发:表示列的竖线和表示行的横线交叉,形成了很多的交点,而每一个交点的都对应着一个同学的位置。 
课件演示:座位图消失,只留下方格图。 
教师:现在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这三个同学的位置吗? 
小结:我们是根据数对先找列,再找行。列和行的交点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2.课堂活动 
(1)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转换。 
教师:如果用这个方格图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座位,你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吗?我们先来确认一下,你们的第一列在哪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确定第几列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 
请同学们翻开书72页,在方格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写出数对。 
(2)课堂活动。 
活动1: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课件显示这个点和相应的数对。 
活动2: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对,学生发现位置与数对之间的规律。 
教师:我们换个方式,老师在屏幕上给出一些数对,请相对应的这个位置上的同学马上起立。看谁的反应快,准备好了吗? 
课件依次出示:(2,4),(5,3),(6,2),(1,6),(3,5),(4,?)。 
在(4,?)出来后,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感受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 
这下麻烦了。刚才没出现一个数对,(只)站起来几个同学? 
那为什么这次站起来这么多呢?(那为什么这次一个也没有呢?) 
也就是说,像这样的一个数对,它能确定这个位置是在第四列,但不能确定是哪一个位置。 
那现在呢? 
教师:看来,在这里要想确定一个位置,数对中的这两个数还真的一个都不能少(缺一不可)。 
3.独立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73页的1,2题。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1.同桌游戏。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 
教师:2008北京奥运会就要到了,我们来“迎奥运,争当校园火炬手”。游戏是这样的: 
动画演示游戏要求: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一个同学先掷,几,就从起点开始,前进两格,描点,写出数对;然后轮到另一个同学,几,就接着这个点继续前进5格,描点写数对,就这样轮流进行下去,直到走出这个方格,如果在你们的合作下,数对都写正确了,你们就可以在这签上你的名字,成为校园火炬手。明白?打开信封,开始。 
2.反馈游戏结果。 
教师:请同桌赶快再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合格的“校园火炬手”? 
当上了校园火炬手的朝罗老师笑一个。 
3.发现规律。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路线图,思考一下:数对中的数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跟前进的格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在同一列上,前进了几格,行数增加几;在同一行上, 前进了几格,列数就增加几。反过来说,在同一列上,两个数对中的行数之差,就是前进的格数。在同一行中,两个数对中的列数之差,就是前进的格数。 
四、梳理知识,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数对,它能简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在数对中,前面一个数表示的是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的是行。 
五、拓展应用,促进发展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需要确定位置? 
这里主要是把学生举的例子跟今天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抓到:都是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还用了三个数据的;确定位置很重要等。 
2.那我们的地球这么大,怎么来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呢?(播放动画。) 
3.结束语:在这些高科技领域,确定位置可不象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么简单,它究竟是怎样来确定位置呢?这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继续去研究,努力吧! 
附:板书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