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体验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2、认识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者在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图形,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我们还见过圆。
师: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样的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直线图形。象圆这样的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曲线图形。这些图形统称为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认识这个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圆
板书: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回忆数学中所学的图形,复习以前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画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你不想把这美丽的圆画下来吗?
生:想
师:我们的祖先给我们发明了一种画圆的工具—圆规(介绍圆规)
请同学们拿出画圆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圆。
师:很多同学都画出了自己漂亮的圆,但少数同学画得不够理想,你们猜猜他是什么原因没能成功的画出圆来?
生:他拿圆规的方法不对。(圆规应该拿在手柄处)
生:他画圆时可能针尖移动了位置。(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一定要固定)
生:他圆规两脚一下近一下远。(对,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学生边汇报,师边示范用圆规画圆或是指名上黑板画圆)
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就是画圆时应注意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圆规画一个标准的圆。(课件出示画圆的步骤)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看似简单的画圆问题,实则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述、概括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体验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二)、初步感知圆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你们画出了这么美丽的圆,真棒!请你拿出准备好的圆片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弯弯的。
这样弯弯的线我们称它为曲线。圆就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与已学平面图形的比较,从而揭示圆的概念,这样设计不但能够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确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而且将要学的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上,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使学生顺利成章的获取知识。]
(三)、自学课本56页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1)引导学习圆心
请学生拿出刚才的圆片来,然后象老师一样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反复从不同方位对折几次,这些折痕用铅笔画下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折痕相交与一点。
对,这一点呀我们称它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边总结边在黑板上标出圆心)
请同学们标出自己手中那个圆的圆心。
(2)自学半径
其实,在圆里还有半径和直径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家是如何定义它们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数学书56页的例2中,请同学们自学相关的内容并用笔画出相关的概念和重要的词语。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吗?
生:从圆心出发至圆边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圆边上任意一点我们叫它圆上任意一点。
请你帮老师找出黑板上这个圆的半径,其他同学标出自己手中那个圆的半径。
(3)自学直径的概念
师:通过自学你们认识了半径,知道了什么是直径,那你能用彩色笔描出课本58页“做一做”第1题中每个圆的直径和半径吗?
生:能。(学生完成题目,老师巡视。)
师:简单的说,圆的直径必须满足哪几点要求?
生:一要通过圆心,二要两端都在圆上,三要是线段。
(4)明确用圆规画圆的具体步骤
师:刚才大家都用圆规画了圆,那么你知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吗?固定的一点又是什么呢 ?
1、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即确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即固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完整的概念。]
(四)、自主探索圆的特征
?(1)探究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随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纸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2)汇报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
生: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师收集了一些在代表性的发现)
展示发现1: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那么直径有多少条?(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展示发现2: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展示发现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请原创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喽……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师板书:(见课件)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相等。d=2r 或r=d/2。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的非常的好,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看一个游戏图片,好不好?
????生:好。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圆的特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小组内交流,组与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信息不断交流,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同时,实现了智力的发展]。
三、拓展练习
?? 出示“套圈游戏”图片,(见课件)让学生判断:此游戏是否公平?如果不公平,你能设计出公平的方案吗?
生1:让他们站在同一位置或是排成一列。
生2: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围成一个圈。
师: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那在相等的两个圆里,半径和直径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求:每人画两个大小相等的圆,量一量,看看它们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
在相等的两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相等。
师板书以上结论(见课件)
[设计意图:不是机械地进行练习,而是更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特征。]
?四、课堂练习
练习
1、 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2 、口答:
(略)
3、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思维训练: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看一看,想一想。你想到了什么?
(略)
课后思考:
你们看过篮球比赛吗?想一想:篮球场地里的圆是怎么画的?(如果没看过,想一想,在操场上,我们应该怎样画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四近十分钟的努力,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师:其实啊,生活中圆的魅力无处不在,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探索出关于圆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六、板书设计:?
??????????????????????? ????圆??的??认??识?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r)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直径(d)也有无数条,长度也都相等。
d=2r或 r=d/2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在相等的两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