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通过探究,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放大与缩小
师:我们班有个孩子学习特别认真,想知道他是谁吗?(想)
师:(出示一张很小的向彩伊的照片)出示图1请看大屏幕。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图片太小了。
师:那我把照片变大一些。
师:出示图2。我们发现照片中的人?
生:长胖了
师:出示图3,我们又发现照片中的人?
生:长高了
师:出示图4,
生:长大了
师: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与图1比较,图2,图3、图4这三幅图都被放大了,不过,这三幅图中,只有一幅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
生:第四幅
师:为什么呢?
生1:放大,长和宽都要放大。
生2:放大时,长边放大的倍数和宽边放大的倍数应该相等。
生3:长、宽都要放大相同的倍数。
师: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认识到图4是把图1放大了。不过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我们再来看图1与图4,图4是放大了,放多少大呢?这么大?这么大?(手势比划),这样比划准确吗?数学,就要用数来说话。我们一起去看看图1与图4的有关尺寸。
师:出示图1与图4的长宽尺寸。比较有关尺寸,说说怎样放大的?
生1:图4的长宽都是图1的3倍
生2:图4的长和宽放大到图1的3倍。
师:这是用我们学过的“倍”的说法表达的。“比”,我们已经认识了,能用比来表达吗?也就是说,图1按照几比几放大成图4的?
生1:1:3
生2:3:1
生3:1:9
生:9:1
师:“9”是怎么来的?
生1:因为长扩大了3倍,宽也扩大了3倍,面积就扩大了9倍,
师:现在已经有了4种不同的说法,这四种说的不能都对,那到底是哪种对呢?还是一种都不对呢?
生:???????
师:那究竟该怎么表达呢?你们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向数学精灵,聪聪请教。请看小精灵聪聪是怎么说的?(出示小精灵聪聪说的: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3: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
生:自学这段话。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等会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师:这段话,你觉得需要讲解交流的地方是什么?
生1:对应边长(学生上屏幕上来指一指,明确对应边长)
生2:图4是图1按3:1放大。对应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图形按3:1放大。所以1:3,1:9,9:1都不对。
师:通过小精灵聪聪的帮忙,我们对“放大”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说说关于图形的放大,要注意些什么?
生1:各边都要按照相同的比放大。
生2:不能弄反了,3:1是放大,1:3是缩小。
师:把图4按1:3处理,就是缩小了变成了图1,
师:谁来说说1:3表示什么意义?
(二)揭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从所表述的比中,怎么能看出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呢?
生:放大,比的前项比后项大,缩小,比的前项比后项小。
生2:比的前项表示的是放大或者缩小之后的,后项表示原图,前项大就是放大,后项大就是缩小。
生3:从比值来看,比值大于1就是一个放大的比,比值小于1就是缩小的比,
师:那比值等于1呢?
生:前项和后项相同,表示图形没有放大和缩小。
(三 )画放大缩小的图形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把一个图形按几比几放大的含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请看大屏幕。
1.出示例4:
出示问题: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2)试着动手画一画。
(3)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先….再….
2.展示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图形拿来展示各大家看看?(指名上台)有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这里要求按2:1放大,就是要把图形的各的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3格,放大后的正方形边长就应该画6格。长方形的长是6格,宽是3格,放大后的长方形长应画12格,宽应画6格。
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3格,另一条直角边是4格。放大后的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应画6格,另一条直角边应画8格。
师:你们有疑问吗?尽可能让学生提出:像你这样将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呢?
师:是啊,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呢?(数一数,量一量)请你们验证一下吧!(学生动手验证),斜边是原来的2倍吗?(是)
师:所以我们画直角三角形时,只要确定了两条直角边,就确定了这个三角形。
(3)观察、比较
师: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图形的各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但形状没变。
师:大小变了,在图形从哪些地方能表现出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又从哪些地方能变现来呢?
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汇报。
3.画一画:缩小放大之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之后的图形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学生说画的过程,老师课件演示。
(3)观察比较,缩小之后的图形原来的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板书: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4.总结画法。
一看原图格数清,
二算新图格数明;
三按新格画图形,
四查图形形相似。
﹙四﹚训练与应用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图形的形状不变,你们有信心把其他图形放大或缩小吗?
1.完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2. 解释与运用
放大镜观察事物、照相机照相、在计算机上,可以通过鼠标的拖动,将图像灵活的放大与缩小。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沙盘等等。
3.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按1:2缩小画在方格纸上(课件出示练习)
思考怎样将平行四边形按要求缩小呢?(做完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新图 :原图
放大 3 : 1 9 : 1 画法:一数,三画
缩小 1 : 3 1 : 9 二算,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