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数据的收集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1.2 数据的收集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20: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5.1
数据的收集
1.数据有用吗
2.数据的收集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上课课件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情境引入
【基本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概括数据收集的步骤,理解频数与频率.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步骤、频数与频率.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意义、频数与频率的意义.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
有好几个是坏的.”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小故事:
这个小孩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
1.你喜欢看球赛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
体重
以往战绩
身高
年龄
这些数据有用吗?
 
新疆
广东
最终得分
118
85
二分球
30/47
22/37
二分球命中率
64%
59%
三分球
11/24 
8/32
三分球命中率
46%
25%
罚篮
25/29
17/26
罚篮命中率
86%
65%
进攻篮板
14
20
防守篮板
16
15
快攻
3/3 
4/4 
扣篮
2
3
盖帽
3
3
助攻
17
8
失误
18
22
问题1:从上表的数据看,哪个队能获胜?
问题2: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能获胜?
问题3:数据在生活中有用吗?谈谈你的认识.
2.
2010-2011年赛季CBA总决赛第三场比赛统计表
评价要点:
一个结论的得出,通常是与多个数据相关联的.
新疆
高于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较少的失误以及后卫助功的次数
讲授新课
数据有用吗

3.为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合格的产品有285个,则不合格率为_________.
4.王老师以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进行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
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_______.
组别
A型
B型
AB型
O型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40%
35%
10%
15%
16
5%
要点归纳:
个体、总体、个体所占总体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一、如何收集数据呢?以“我们班推荐谁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为例:
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谁当候选人最合适;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全班每位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采用投票选举的民意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
现场推选;
第五步:记录结果——
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第三位同学在旁监督;
第六步:得出结论——
得票数最多的那位同学被推荐为候选人.
明确调查问题
谁是我们最喜欢的足球明星?
确定调查对象
全班每位同学
选择调查方法
民主推荐后投票
展开调查
开始投票
记录结果
开始计票
得出结论
得票最多的足球明星当选
例如谁是我们班级同学中最喜欢的足球明星?
A:贝克汉姆
B:菲

C:罗纳尔多
D:巴乔
调查了我们班级50名同学最喜欢的足球明星,结果如右:
AABCDABAAC
BAACBCAABC
AABACDAACD
BACDAAACDA
CBAACCDAAC
足球明星
学生数
A
正正正正
B

C
正正
D


-

-

-

23
8
6
13
表格
从上边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他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3
23+8+13+6
频数
A的频率=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百分比)
1.所有频数之和与总次数相等
2.所有频率之和是1(或100%)
频率=
频数
总数
频数=频率×总数
知识归纳
例1
假如抛硬币10次,有4次出现正面,6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
),频率是(
),出现反面的频数(
),频率是(

40%
4
6
60%
典例精析
例2
做“抛硬币”的游戏:游戏时,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数,填入数据记录表格中.游戏结束后,四位同学一起计算一下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率.
反面向上
正面向上
频率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频数
第三个10次
第二个10次
第一个10次
抛掷结果
延伸:若抛掷的次数逐渐增多,请你猜想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率总的趋势是什么?
逐渐接近
2.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我们班推荐谁当班长?
(2)你最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
(3)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
(4)你最喜欢上哪一门功课?
(5)全班同学身高、体重分别是多少?
……
1.请你举出一些用数据得出结论的例子.
当堂练习
请从上述问题中挑选一个,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
4.在数字12
121
121
211
212
211
111中,“1”出现的频数是_____,
“2”出现的频数是_____,
“1”出现的频率是_____,
“2”出现的频率是_____.
3.推荐候选人问题中,每人得票的频数是每人的______;每人得票的频率是每人的

的比值.
得票数
得票数
总票数
13
7
65%
35%
5.某班学生参加河南省数学竞赛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1)请你根据此表已给的数据,填写出频数和频率.
分数段/分
频数
频率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合计
3
5
10
8
40
0.1
1
0.075
0.125
10
0.25
0.25
0.2
4
(2)本次竞赛中及格以上(含60分)同学的频率是
.
成绩优秀(含90分)同学的人数为
.
0.8
4人
6.下面是某次测验全班50名学生的成绩记录表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人数
80—100分
(优秀)
70—79分(良好)
60—69分(及格)
不及格
17人
16人
13人
4人
优的频数是(

频率是(

及格的频数是(

良的频数是(

不及格的频数是(

频率是(

频率是(

频率是(

17
16
13
4
34%
32%
26%
8%
最喜欢的项目
新闻联播
快乐大本营
动画片
法制栏目
青春偶像剧
人数
7.对我班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每人只限一项)
(1)上述调查中,我班学生喜欢哪个栏目的人数最多?
(2)喜欢新闻联播的人数所占我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请你估计我校2100人中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有多少?
数据的收集
能够根据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课堂小结
会调查问题,收集收据
收集收据的过程包括:(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
频数与频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时教材对应习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时对应习题。
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