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28:《生态工程》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28:《生态工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8 08: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28:《生态工程》
单选题 
1.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2. 根据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系统工作最可靠的是 ( )
3.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21世纪教育网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4.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5. 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符合的原则是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的物质达到平衡
C.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
6.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 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设计思路的是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以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8.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主要工作目标,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21世纪教育网
10. 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11.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12. 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21世纪教育网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3.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增加木材产量 D. 发展畜牧业
14.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15.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21世纪教育网
16. 右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17. 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9. 浙江慈溪采用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03- 、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21.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生态工程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22. 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照、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作物“轮作”不仅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大爆发。
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尽量施用农家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减少化肥的施用
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23.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如图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它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村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合理种养,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展的特点
B.该生态系统实现光合产物的分层多级利用
C.桑树的凋落物、桑葚、蚕沙撒入鱼塘中,经池塘内食物链的作用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
D.该体系中获得蚕丝、食品、鱼类以及沼气等,在经济上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大有好处
24. 右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使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
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2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21世纪教育网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简答题 
26. 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久负盛名的珙桐)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营养级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4)试分析相关泥石流带对该区域熊猫繁殖造成的可能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生态工程原理,震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应注意___________。
①回填土壤,覆盖裸露山体 ②引进经济树种 ③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
④封山育林 ⑤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⑥开发旅游资源
⑦不可忽视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
27.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A是“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图B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态工程的原理,请补充图B中的连线并注解,从而完成该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2)该生态模式中建立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和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为什么相对要多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沼气池里的残渣为什么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位一体”分应用了__________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28.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5)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A
4. C
5. A
6. B
7. D
8. B
9. A
10. B
11. A
12. A
13. B
14. D
15. D
16. C
17. C
18. A
19. C
20. B
21. C
22. B
23. C
24. D
25. C
解析:新型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仅仅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它的稳定性与自然的生态系统相比还是要差些,在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离开了人的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的来源,分解者把生产者的残枝和落叶以及消费者的排遗物分解,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所以植物是主要成分,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和家禽家畜都可以农作物为食,是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二、简答题21世纪教育网
26. 答案:
(1)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
(2)5×103kJ/m2·y   较高   
(3)15.6%
(4)熊猫生活领地受到地震的影响分隔,雄雌相遇完成生殖的机率下降,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密度下降(或地理隔离导致繁殖率降低)   
(5)①③④⑦
27. 答案:
(1)如下图
(2)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所以需水、需肥多 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或能量多级利用) 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4)①使用上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②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③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④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28. 答案: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和大豆 15
(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5)①作为饲料养猪;②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底的燃烧,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电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