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孟子三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浏览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孟子译注》。全书共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本文出自《公孙丑》。
2.《孟子》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长于言辞,善于说理,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是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孟子的名言: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③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④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⑦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⑨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⑩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书下注释
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2.【环】围。
3.【池】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5.【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9.【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10.【至】极点。
11.【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12.【畔】同“叛”,背叛。
1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三、一词多义
1.
利
天时不如地利
名词,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也
形容词,锋利、锐利
2.
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代包围的城
多助之至
动词,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之人
亲戚畔之
代词,指失道之人
3.
而
夫环而攻之
表修饰,着、地
攻之而不胜
表转折,却、但是
委而去之
表顺承关系
4.
城
三里之城
名词,内城
城非不高也
名词,城墙
四、古今异义词
1.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2.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3.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4.
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今义: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
6.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7.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五、词类活用
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作动词,限制
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作动词,威慑,震慑
六、通假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七、重点句式
1.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八、重点句子朗读节奏
1.
夫/
环而攻之
2.
故/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3.
城/
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
4.
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
之至,天下/
顺之。
5.
域民/
不以/
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
兵革之利。
九、翻译重点句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十、文章理解
1.主题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君主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2.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3)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2)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本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进攻一方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再从防守的一方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得出治国的道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本文在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而阐释“人和”的本质是仁政,这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义相同。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认为决定战争获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反映了孟子怎样的政治理想?
——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7.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具体语句,说说孟子文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排比修辞,气势磅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连续四个双重否定句排比铺陈,极言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优势,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可见孟子说理散文善于运用排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极大地渲染了文章的气势,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