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桃花源记》浏览卷(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桃花源记》浏览卷(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3 10: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桃花源记》浏览卷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文学常识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的诗人、辞赋家。他是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也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二、书下注释
见教材
三、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机,不久)
2.舍:便舍船(舍弃,丢下)
屋舍俨然(房屋)
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4.遂:遂迷,不复得路(表结果,终于)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5.闻:鸡犬相闻(听到)
村中闻有此人(听说)
四、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
3.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4.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必,不值得。今义:不够完备的地方;欠缺。)
8.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特指桃花源之外的人。今义: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9.寻向所志(古义:从前。今义:方向。)
五、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六、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2.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
4.处处志之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记号。
5.未果,寻病终
“果”,名词活用为动词,实现。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省略句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省略主语“小口”。)
(2)省略主语: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渔人”。)
3.倒装句
宾语前置:问所从来。(是“问从所来”的倒装。)
八、重点句子朗读节奏
1.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9.未果,寻/病终
10.后/遂无问津者。
九、翻译重点语句
1.初极狭,才通人。
译:刚刚开始的时候很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6.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问他从哪里来,渔人详细的回答了他。
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来款待他。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里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10.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1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1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14.闻之,欣然规往。
译: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15.后遂无问津者。
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十、文章理解
1.主题:作者通过描写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顺序是什么?围绕渔人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情?
①以渔人进出桃源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或“以渔人进出桃源的游踪为线索”)。②时间顺序。
③作者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再访桃花源四件事。
3.第一段中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渲染一种美好神秘的气氛,暗示下文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4.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
②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③人们生活:富足,自由快乐;④社会风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5.作者在他的《桃花源诗》中曾写道:“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本文也有类似的表达: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及桃花源中小孩和老人的精神面貌呢?
因为老人和小孩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得怡然自得,就充分说明桃花源的美好,是人们生活的理想世界。
6.桃源的人“皆叹惋”,请你写出作者叹惋的内容?
①为外界黑暗动乱,民不聊生,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②为他们与世隔绝时间之久,世事变化之大而叹惋。
7.陶源人对来访的渔人杀鸡作食,热情款待,而在渔人离开时却又叮嘱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前后这种做法是否矛盾?试阐述理由。
答:陶源人前后的做法并不矛盾。陶源人对来访的渔人倾其所有、热情款待,表现出桃源人纯朴、热情好客的一面;对即将离去的渔人的叮嘱,则表现出桃源人厌恶战争,向往和平自由的一面,他们不希望外人进入打破他们和平幸福的生活。
8.渔人、太守以及刘子骥访求桃花源,其目的有什么不同?“不复得路”“未果”又说明了什么?渔人出访桃源是偶然的机遇,出于好奇心理,没什么目的。带领太守所派的人再访桃源可能是为了讨得奖赏。太守派人访求桃源可能是猎奇,也可能想侵占其地方,还可能鄙弃黑暗社会想隐居到那里。刘子骥是“高尚士”,他访求桃源也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
“不复得路”、“未果”说明桃源很神秘,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也说明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充满了无奈。
9.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再寻桃源时虽“寻向所志”,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思想?
“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之情。
10.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为什么古往今来许多人宁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
桃源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和谐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桃源里民风淳朴,有热爱劳动、敬老爱幼、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这既是作者理想的蓝图,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心声。因此,古今往来许多人宁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
1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今天应怎样评价?
①桃花源是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平等、安定、和平,确实是和当时现实社会相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理想的世界;
②这个理想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2.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
1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答: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四、写作特色
1、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2、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
3、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4、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