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一轮复习:必修四第1单元戏曲复习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高考一轮复习:必修四第1单元戏曲复习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0 20: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沭一中高三一轮复习
曹广东
制作
张洪山
审核
2020-11
必修四第1单元
戏曲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梳理并识记古代戏曲和话剧相关文化常识。
2.挖掘整理作文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导入学习】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杂剧通常由四折加一两个楔子组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戏曲表演中有生、旦、净、丑的行当之分。
宫调,即古代音乐的调。以宫、商、角、徵、羽五正声的音级作为“调头”可以建立5种调式。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代表《雷雨》
《茶馆》等。
【自主学习】
一、关于戏剧和鉴赏思路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的基础,它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第二,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第三,人物语言的动作化与个性化。戏剧的鉴赏思路如下:
(一)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剧情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充分地揭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
典例分析:《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的矛盾、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茶》第二幕出场人物三十多人,但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茶馆》第一幕开始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但却各有特色,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显示出他的软弱、胆小怕事;常四爷的话硬朗、倔强,显示出他的刚强、正直不屈;二德子的话凶狠、难听,显示出他的霸道、蛮横无理。
典例分析:《窦娥冤》中,在押赴刑场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
???
[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分析: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纵观全剧,作者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另一侧面。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窦娥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更为有力。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关系时,有下边一段对话: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这一“嗯”一“哦”,语言很简单,但发自人物的内心,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这两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典例分析:《雷雨》中,鲁侍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中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分析:这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这里三个“?píng”字,各有其含义,“萍”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啊……但这时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地位、周萍所受到的教育,不容周萍承认这样地位低下的母亲,不能说破他们的骨肉关系,也分明感受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于是抑制住痛苦感情,用谐音字“凭”来掩饰。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当时痛苦、失望和愤恨的爱憎交织的复杂思想感情。?
(4)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典例分析:《雷雨》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躁的了。
〔朴园点着一只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二、素材开发
(1)隐忍与反抗——《窦娥冤》
窦娥以三桩誓愿的形式对她所生活的社会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和窦娥所不同的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隐忍或者反抗,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换取一些认为重要的。生命如果可以盛开的更加绚烂,就不能让自己提前枯萎。人生有时很无奈,有的人顺势隐忍积极面对,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有的人消极放纵就此沉溺徒得一声叹息;大多数人在隐忍和反抗中苦苦挣扎求索却也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有时候,如何忍耐和反抗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智慧和勇气,只是太多人明白了却做不到。
这则材料还可用于“公平、公正”“执政为民”“善恶美丑”等有关的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写作时可以适当结合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事,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对比阐释。原文中的许多语句、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等都可以引用到作文中去。
(2)人生与关爱——《雷雨》
在周朴园的眼里,利益或许永远高于爱情和亲情;在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对身边的人更缺少真挚的关爱。人生中,离不开爱和被爱。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
(3)直面与思考——《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困扰着哈姆莱特的选择,也时常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需要直面现实,思考人生。人之所以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关键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于人有思想和灵魂。而作为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正是由于人们的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才分出了高贵与平庸,乃至尊贵与卑鄙。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这是人生的大思考,也是生存的大选择。有了这样的思考和选择,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思想才会深邃,生命才有价值。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无穷的精神营养。
面对生存与毁灭,是活得热烈而丰富,是要生活得丰富充实、兴致勃勃,还是生活得枯燥委琐、贫乏无味,活得像行尸走肉,那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合作学习】
一、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二、欣赏曹禺话剧《雷雨》中鲁侍萍和周朴园重逢时的一段对话,完成1—3题。(6分)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什么?(2分)
2、鲁侍萍认出周朴园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什么?(2分)
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潜台词。(2分)
【应用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北京人(节选)
曹 禺
曾思懿 (提出正事)媳妇听说袁先生不几天就要走了,不知道愫妹妹的婚事爹觉得——
曾 皓 (摇头,轻蔑地)这个人,我看——(江泰早猜中他的心思,异常不满地由鼻孔“哼”了一声,曾皓回头望他一眼,气愤地立刻对那正要走开的愫芳)好,愫芳,你先别走。乘你在这儿,我们大家谈谈。
愫 芳 我要给姨父煎药去。
江 泰 (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迭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
[愫芳又勉强坐下。
曾 皓 愫芳,你觉得怎么样?
愫 芳 (低声不语)
曾 皓 愫芳,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曾思懿 (连忙)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辜负姨父的好意。以后真是耽误了自己——
曾 皓 (也抢着说)思懿,你让她自己想想。这是她一辈子的事情,答应不答应都在她自己,(假笑)我们最好只做个参谋。愫芳,你自己说,你以为如何?
江 泰 (忍不住)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第一人好,第二有学问,第三有进款,这,这自然是——
曾 皓 (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转对愫芳焦急地)愫芳,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女儿一样看,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么?——
曾思懿 (抢说)就是啊!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曾文清 (再也忍不下去,只好拔起脚就向书斋走——)
曾思懿 (斜睨着文清)咦,走什么?走什么?
[文清不顾由书斋小门下。
曾 皓 文清怎么?
曾思懿 (冷笑)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回头对愫芳又万分亲热地)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着你想。你就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愫妹妹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曾 皓 (当然听出她话里的根苗,不等她说完——)好了,好了,大奶奶,请你不要说这么一大堆好心话吧。(曾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曾皓转对愫芳)那么愫芳,你自己有个决定不?
曾思懿 (着急,对愫芳)你说呀!
曾文彩 (听了半天,一直都在点头,突然也和蔼地)说吧,愫妹妹,我看——
江 泰 (猝然,对自己的妻)你少说话!
[曾文彩嘿然,愫芳默默立起,低头向通大客厅的门走。
曾 皓 愫芳,你说话呀,小姐。你也说说你的意思呀。
愫 芳 (摇头)我,我没有意思。
[愫芳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曾 皓 唉,这种事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江 泰 (耐不下)你们要我说话不?
曾 皓 怎么?
江 泰 要我说,我就说。不要我说,我就走。
曾 皓 好,你说呀,你当然说说你的意见。
江 泰 (痛痛快快)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芳为难,愫芳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为什么——
曾思懿 欺负?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盛怒)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曾 皓 你——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我走了,这儿有封信,(把信硬塞在曾皓的膝上)你们拿去看吧。
曾文彩 江泰!
[江泰气呼呼地由通大客厅的门。
1.下列对节选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愫方父母双亡,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仍未出嫁,看人的脸色过日子,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B.当别人征询她对自己婚事的意见时,愫方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我没有意思”,这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并不急于出嫁。
C.曾文清“忍不下去”,拔起脚向书斋走,这时曾思懿冷笑一声:“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从中可看出,愫方与曾文清之间有某种微妙关系。
D.文中对愫方着墨不多,但愫方逆来顺受又固执倔强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2.请简要赏析下列语句。
(1)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2)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3.文中江泰后来说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情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江泰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一、【答案】C
【解析】“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说法不对,这里“汗涔涔”是周朴园听了鲁侍萍的叙说后,很“惊讶、恐惧”的表现。
二、
1、心理变化过程是:震惊――恐惧――冷酷
2、心理变化过程是:一丝幻想,一丝眷念――极度悲愤,彻底清醒。
3、你来干什么?(你来是要报复我吗?是要让我身败名裂吗?是要向我敲诈勒索吗?……)谁指使你来的?(啊?你的背后还要主谋?你们还有更大的企图?……)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三十年来我日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三十年的光阴仍然没有让你忘记旧恶,你处心积虑三十年还是找来了,你真狠毒。……)
应用学习
1.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说法错误,愫方的言行体现了她温顺谦恭的隐忍品质,从文中江泰的话可以看出,曾家人对愫方并不十分好,因此说“这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并不急于出嫁”有误。故选B。
2.(1)曾皓向愫方暗示自己年迈力衰、处境凄凉,试图使善良的愫方不抛下自己,这样才能把愫方留在身边继续伺候自己。曾皓迂回的劝慰正显现出他的虚伪、自私。(2)思懿一个“嫁不了”,意图以刻薄的挖苦激怒、刺伤愫方,让她早日出嫁。
【解析】赏析戏剧中人物的语言,要注重分析人物说这些话的具体原因,比如第一句是曾皓说的,其中“恐怕也照料不了你几天了”暗示他年岁已高,而“袁先生这个人哪”表现出来的是对袁先生的不认可,曾皓以此来掩饰自己不愿意让愫方出嫁的心思等。而第二句是思懿说的话,思懿想让愫方早点出嫁,愫方已经过了三十了,其就用了一个“嫁不了”想挖苦激怒、刺伤愫方,让愫方早日出嫁。
3.江泰对曾家人尤其是曾皓的虚伪、自私感到愤怒,他充满善意地希望愫方走出曾家,追求自己的幸福。从中可以看出江泰的直率、冲动暴躁、心怀正义等性格特点。
【解析】怎样的性格特点?
是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理解江泰的话语,另一方面要抓住舞台提示中对江泰的描写,如“耐不下”“痛痛快快”“盛怒”“气呼呼”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