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年
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丨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遗产名录》通过良渚
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城中发现20多
的炭化稻堆积
数墓葬
城遗
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
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
但山东的简称
不是齐。下
的是
历史更为悠久
统观念影
C.因孔子收到历代
分封等级体系决定
入春秋以后,郑
了“蓬蒿藜
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
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
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畜力与铁制农
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4.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
,已如出”心、,,
在春秋战国时出现
诸侯兼并战争导致贵族政治解
韩非子在《
的历史时期划分为
于气力”。这实际上表明韩非
认识到历史的变化
要求继承历
抨击社
乐
在《读通鉴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皆安之
理而能然
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分封
C.郡县制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
方法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
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
济的繁荣与开放
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
大批量铸钱。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社会意义在于
对后世铸
影响深
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
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
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
前112年,汉武帝刘彻以列侯所献
助祭宗庙所用的黄金)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6人,削弱了王国势
武帝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还
实行郡国并
恩
设置西域都护府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
史
说《三国演
视剧
的影碟,其中属于第
料的
国志
义》
魏孝文帝说
人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
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
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
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
是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粑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妆图
经济重心南移
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民族交融加
的学者认为:官僚体制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
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
置郡县
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设置节度
省六部
此项制度
社
子弟,栖身僧寺
跃登上第
接相关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一九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
数
察举
嫡长子继承制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
科举
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
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
文化星空中“双
典型诗文是
颜柳
尤多
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
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
费”的
从借鉴的视角,当今的政
队建设
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BBCCC
CBDCA
BDDDD
BCBAA
ACCDC
26【答案】(1)评析:如:儒学,儒学强调的是仁政、民本思想和三纲五常等主张,对于维护君臣关系、长幼秩序及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借鉴:第一,孔孟的思想主张和平,对促进世界和平意义重大;第二,孔孟思想主张忠孝,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第三,孔孟思想主张修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第六,孔孟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的重要纽带。(分数分配建议:学派主张2分,作用2分,现实价值任一点2分)
(2)特点: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强调的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对外来文明的吸收。(8分)
27【答案】(1)共同: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2分)
(2)原因:中国的潜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代的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科举制的确立;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和文化多元;佛教的东来注入新的文化成分。(任四点8分)
(3)启示:我们既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国文化的长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变潜力为发展的优势。(采意,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8[答案] (12分)示例一: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在政治上铲除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推动了理学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繁荣。
(12分)示例二: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宋朝强化皇权实施“重文轻武”政策,军事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量文职官员的设置,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造成了严重的冗官、冗费的局面,财政支出紧张,国力虚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其宋代军事上的失利、失败有重要关联。
(12分)示例三: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一方面推动了宋代社会繁荣,同时也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兼采观点一与观点二论述。
综上,宋代“重文轻武”国策既有其积极意义,又有社会局限,因此,对国家政策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辩证的方法,既要看到其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
29[答案] (1)中俄雅克萨之战,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降服台湾郑氏势力,设置台湾府等。(4分)
(2)不能。(2分)康熙统治时期君主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极端;小农经济根深蒂固阻碍商品经济发展;文字狱禁锢思想文化专制;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发展逐渐落后世界大势;同时,中西方差距拉大,更加滞后于世界剧变的总趋势。(任三点6分)
附加题:CADAB
AD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