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20.三黑和土地
一、下面加横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地主骂:蹚(tánɡ)坏了他的庄稼。
B.地翻好,又耙(pá)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
C.看见自己种的荞(jì)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D.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tuō)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
二、形近字组词。
嫁________?
?成________?
?淌________?
粑________
桥________?
?需________
稼________?
咸________
躺________?
?耙________?
?荞________?
霎________
三、仿写词语。
尝一尝: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白霎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浇得肥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义项。
招呼:①呼唤;②用语言和动作表示问候;③吩咐,关照;④照料。
1.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
2.前段时间外婆生病住院,是妈妈请了假去招呼的。( )
3.你跟朋友们出去踢球之前,别忘了跟妈妈打声招呼。( )
4.请张工程师招呼工人们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完工。( )
五、写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
2、
这么松散的土,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
六、读下面的比喻句,先指出本体和喻体,再体会其表达效果。
1.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本体是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本体是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家园(节选)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很小,只占不到1/3的地球总面积,然而它的形式却是复杂多变的: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在我们的家园里,繁衍生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内。
这里是一个植物的世界,地球上的生命,是以植物的存在为基础的。植物供给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氧气。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佳肴,身上穿的衣服,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科学家们从植物中提取各种成分来制药,像治疗疟疾的奎宁、治疗感冒的板蓝根冲剂等。当然,地球并不?
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相信很多人一定很喜欢《动物世界》这个电视栏目。看到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让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有种久违了的回归自然的感觉。性情温驯、身材矫健的瞪羚在非洲大草原上漫步,高高的长颈鹿从容地俯下头在水边饮水,相互追逐嬉戏的小猎豹,在泥泽中尽情地沐浴的大象。上万头牛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浩浩荡荡长途迁徙的情景,更让人惊心动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平原????________的丘陵????________的戈壁
________的森林????________的草原????________的佳肴
(2)地球的陆地的形式复杂多变体现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
(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美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B
二、嫁女;成功;淌水;粑粑;小桥;需要;庄稼;咸菜;躺下;耙地;荞麦;霎时
四、1.① 2.④ 3.② 4.③
五、比喻、比喻
六、1.耙好的地
妇女们刚梳的头
表现出三黑把地耙得又光又顺,说明他的劳作很认真、很卖力
2.荞麦花
雪
形象地写出了荞麦花的颜色和形态,说明荞麦长势喜人
七、1.眯眯 呵呵 2.对未来的设想 3.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激动、喜悦的心情。 4.示例:我为地主种了一辈子的地,盼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了。
八、(1)一望无际;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茂密;茫茫;丰盛
(2)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3)当然,地球并不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承上启下
(4)多植树;不伤害动物;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20.三黑和土地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相关资料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相关资料
发
fā
(发现)
fà
(头发)
多音字
种
zhònɡ
(种地)
zhǒnɡ
(种子)
多音字
顺溜
方向一致,有秩序,不参差。
招呼
呼唤。
合伙
合成一伙。
词语解释
1.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提示: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内心充满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感知
2.填空。
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和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重获土
土地
三黑
地的喜悦心情。
农民有了土地后,是一种怎样的想法?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关键句
写土地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比喻。把农民比作旱天见了水的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民有了土地后激动、欣喜、满足的心情。“一、就”使诗歌富有韵律感,写出了农民和旱天的鹅同样的急迫心情。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很深。
两个“恨不得”和“尝、躺”两个动词,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三黑是怎样侍弄土地的?
三黑就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地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关键句
这些词语写出了三黑翻地时的专注与细致,说明三黑对土地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把土地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比喻,写出了三黑辛勤耕耘,把土地耙得非常平整。
平整
柔软
这么松散的土,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土地的平整、柔软,表明三黑把土地看作一个艺术品,侧面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对比,拟人。表明三黑像对孩子一般呵护着麦仔儿。“叫麦仔儿睡上”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麦仔儿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拟人。形象写出了麦仔儿播种后的状态,表明三黑为麦仔儿发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反映出他对土地的珍爱。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表面是说三黑耙过的土地平整、松软,赛过一张软床;深刻含义是农民第一次翻身得到解放,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非常喜悦与幸福,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改革成果的肯定。
三黑在荞麦地里听到了什么?
幸福的现在
三黑靶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比喻,写出了荞麦花洁白的特点,也预示着这片土地将迎来大丰收,表现了三黑的喜悦之情。
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展现了一幅丰收的画面,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两个“骂”写出了三黑小时候由于没有土地,靠给地主种地谋生,生活困难,饱受压迫。
三黑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骂
骂
对比,展现了农民有了自己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三黑今后又有怎样的打算?
表现了土地改革后,农民对未来充满希望、干劲儿十足的样子。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第一个打算
畅想未来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第二个打算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活发生改变,想法也随之改变。从三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民心中的幸福。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烟儿也叫得更欢。
中心句。直接抒发了翻身农民心里的喜悦之情。
通过蝈蝈的叫声衬托三黑的喜悦之情。
从神态、动作、心理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三黑心里的甜。
为什么说“翻身的人儿心里甜?”
土地给农民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美好的梦想,更带来了甜蜜的希望,所以说“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诗歌通过塑造三黑和土地,表达了什么思想?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读完这首诗,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我们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一切希望都离不开土地的滋养,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护脚下的土地。
三黑现在获得土地的欣喜
三黑过去没有土地的心酸
三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农民对土地的挚爱
三黑和土地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获得土地的事情,表现了三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新变化、新面貌,表达了对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的憧憬。
阅读链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