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0 21: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3)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计算步骤和解题格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分析,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化学中的质量关系,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难点】
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
知识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2~103页,完成下列填空: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如下:
步骤 实例(以电解36 g水,求生成的H2质量为例)
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 解:设生成的H2的质量为x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计算出已知物和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和质量一起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方 2H2O2H2↑+O2↑
36 4
36 g x
列比例式并求解,结果要带单位 = x=4 g
简明作答 答:电解36 g水,生成的H2质量为4 g
【合作探究】
为什么列比例式求解,即可得出未知物的质量?
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经过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间的关系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列比例式求解得出的未知物质量是准确的。
【教师点拨】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解题时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时,一定要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上化学计量数。
3.解题时设的未知量不带单位,已知数据都要带上单位,且计算时注意保持单位的一致。
4.不论是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质量,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质量,都是指对应的纯净物的质量,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物质是不纯的,以后的学习中计算时会考虑杂质问题。
【跟进训练】
1.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 g A和足量的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 g C。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
A.20 B.32
C.48 D.96
2.小明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已知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H2O2 6.8 g,求完全反应后制得的氧气的质量。
解:设完全反应后制得的氧气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6.8 g x
= x=3.2 g
答:完全反应后制得的氧气质量为3.2 g。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