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0 18:51:48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每小格3分,共30分)
1.
两个电阻A和B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
所示,
A电阻为
Ω,
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压
为2.5V的电源上,
通过它们的总电流是
A。?
2.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从中间截断,
每段电阻丝的阻值和截断
前相比将
,
再把这两段电阻丝并联起来,
并联的总电阻值
和截断前相比将 
 。(均选“变大、变小、不变”)?
3.
如图,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示数将
。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
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和d、中点c和图中b
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
为0
V、2
V、3
V和4
V,
则在图示b位置
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V。?
4.
如图电源电压9
V恒定不变,
R1=6Ω,
R2=3Ω,
当开关S闭合,
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
时,
电流表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为 
 V。?
5.
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A,
50Ω”的字样,
将它与一
个3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
整个电路总电阻的
变化范围为 
 Ω,
为了保证滑动变阻器不损坏,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 
 V。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6.
如图R1:R2=1:2,
则V1V2两表示数之比是(
)
A.
1:1
B.
1:2
C.
2:1
D.
1:3
7.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P向右移动,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A.
变大 变小
B.
变大 变大
C.
变小 变大
D.
变小 变小
8.
如图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C.
灯中电流变大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9.
如图已知电阻R1=3Ω、R2=6Ω,
闭合开关时,
表A的示数是0.6A,
则通过R1的电流是( )
A.
0.4A??
B.
0.6A??
C.
0.2A?
D.
0.1A
10.
甲、乙两电阻之比是3∶1,
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
若测得乙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
那么这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
A.
4V
B.
8V
C.
12V
D.
16V
11.
有三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中,
它们的电阻值之比R1∶R2∶R3=
1∶3∶5,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为(
)
A.
1:3:5
B.
15:5:3
C.
5:3:1
D.
5:3:15
12.
如图所示,
当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
闭合
开关S,
两表读数之比U甲∶U乙为4:1;

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
开关S断开,
两表
的读数之比I甲∶I乙为(
)
A.
4∶3
B.
3∶2
C.
3∶4
D.
3∶1
三、综合能力题(12+10+13共35分)
13.
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图
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已知M为控温器,
电源电压恒为12V,
R为电阻箱。
(1)热敏电阻和电阻箱是 
 (选填“并联”或“串联”)的。?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
℃,电阻箱阻值为100Ω时,
电流
表的示数为0.1A,
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
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使
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
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该热敏电阻的阻
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
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
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
读出相应温度。
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则应在图乙中 
 两点接入一个电压表。?
14.
如图R1=10Ω,
闭合开关S后,
电压表V2的
示数U2=2.4V,
电流表A的示数I=0.4A。
求:(1)电压表V1的示数U1。(5分)
(2)电阻R2的阻值。(5分)
15.
把演示电流计串联电阻后就可以改装成电压表。如图所示,
已知
电流计满偏时电流为5×10-4A,
若把AB两点接入电路时相当于
量程为3V的电压表,
R1的阻值为5.5kΩ。
(1)电流表的内阻RG是多少?(7分)
(2)若R2是阻值为24
kΩ的电阻,
则把A、C两点接入时相当于
多大量程的电压表?(6分)导学测评
17.4参考答案
1.
5
0.75
2.
变小
变小
3.
变大
2
4.不变
6
5.30~80
45
6-9.BDDA
10-12.DBC
13.(1)串联
(2)20
(3)变小
(4)a、b
14.
解:(1)两电阻串联,则I1=I2=I=0.4
A
∴U1=I1R1=0.4A×10Ω=4
V
(2)∵U2=2.4
V,
I2=0.4
A
∴R2===6
Ω
15.解:
(1)把A、B两点接入电路时,
电流表的内阻RG和R1串联
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
AB===6000Ω
电流表的内电阻:RG=RAB-R1=6000Ω-5500Ω=500Ω
(2)把A、C两点接入时,电压表满偏时AC间的电压:
U
AC=I(R
AB+R2)=5×10-4A×(6000Ω+24000Ω)=15V
即相当于15V量程的电压表
解析:
1.由图象可知:对于电阻A,当UA=1.5V时,IA=0.3A
由欧姆定律得电阻:
对于电阻B,当UB=3.0V时,IB=0.3A,则B的电阻为:
当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上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5V,由图像可得通过A的电流是I'A=0.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B的电流:

A和B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则干路电流:I=I'A+I′B=0.5A+0.25A=0.75A;
4.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1右侧电阻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U滑=I(R1/2+R2)=1A×(6Ω/2+3Ω)=6V,
5.由题意可知,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0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5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R滑+R定=50Ω+30Ω=80Ω,
所以,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30Ω?80Ω;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最大电流I=1.5A,
由I=U/R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U=IR定=1.5A×30Ω=45V.
8.开关闭合,电阻R被短路,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L.开关断开,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L+R;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B错误;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AC错误;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也变小,D正确。
9.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由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R=0.6A×2Ω=1.2V,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R1的电流:I1=U/R1=1.2V/3Ω=0.4A.
10.由题意知: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故有:
因为U乙=4V,故U甲=12V;故电源电压U=U甲+U乙=12V+4V=16V;故D正确.
1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2:R3=1:3:5,
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12.(1)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R1和R2串联,
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两端电压,如图所示:
由题,U甲:U乙=4:1,
即U1:U2=(U甲-U乙):U乙=3:1,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U=IR可得:R1:R2=U1:U2=3:1;
(2)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R1和R2并联,甲测通过R2的电流,乙测干路电流,如图所示: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I甲:I乙=I2:(I1+I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