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之《小石潭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之《小石潭记》(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3 12: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之《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如鸣佩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西南而望
D.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从


西





(2)其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作者描写景物,抓住特征。如以珮环之音写水声,玉石相击,水声清越,既悦耳动听,也烘托出山林的幽僻静谧。
B.本文是作者写于永州时期的作品,《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也是作者写于永州时期的作品。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是本文写作特点。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全石以为底????????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6.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下澈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盖子)竹柏影也
文章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从文章最后一段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四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答案:1略。
2.
B(A砍伐、讨伐;C向西、西南方向,名词;D看见,出现)
3.
(1)从


﹨西





(2)其


﹨犬



4.B袁宏道《满井游记》
5.D
6.C
7.C
8.B(A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C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D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9.移步换景,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有水声寻到小潭,富有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10.小石潭的清幽静谧与作者贬谪后的悲伤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作者是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这里的“无人”并不是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如吴武陵也是被贬永州,这几个人的心相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