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编版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之《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一百许里(
)急湍甚箭(
)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
风烟俱净
(
)负势竞上(
)
窥谷忘反(
)
好鸟相鸣(
)
从流飘荡(
)
天下独绝
(
)
猛浪若奔(
)
窥谷忘反
(
)
2.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
___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
_
___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
____
3.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6.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7.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子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训练题(参考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急湍甚箭( 急流 )
负势竞上
(凭借
)
互相轩邈(
远,这里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风烟俱净
(消散
)
负势竞上(争着,竞争)
窥谷忘反(看,看到
)
好鸟相鸣(美丽
)
从流飘荡(跟随
)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
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2、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3.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它们争着比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5.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6.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7.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子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者的否定,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留恋和向往之情。作者希望自己归隐山林享受美景,也希望朱元思,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