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1 23: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50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址,2019年7月6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址是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3.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4.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5.在襄阳市高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杨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如烹小鲜,要无为而治;同时还有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6.《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7.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运动的推动 B.宗法观念的增强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百家争鸣的推动
8.金克木在《风流汉武两千年》中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运转机制,加上了软件。以下机制不属于汉武帝加装“软件”的是
A.十三部刺史???????? B.颁布“推恩令”?????????????
C.中朝制度???????????? D.通判制度
9.《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该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10.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 B.两汉之际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1.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2.《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D.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13.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4.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15.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16.中国古代,统治者励精图治,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其中在12世纪出现的封建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大定之治 D.康乾盛世
17.北宋建立后,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派文臣做知州和通判 B.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C.“强干弱枝” D.保留节度使的军政大权
18.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汉代的刺史制 D.元朝的行省制
19.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下列哪个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A.三国时期 B.宋 C.隋 D.元
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出现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繁荣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Ⅱ卷 非选择题
21.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材料二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平王东迁后……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孟子、荀子的共同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的政治地位。(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及影响。(6分)
22.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0分)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的措施对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何历史意义?(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违反规定);浚(掠夺)我以求宠(加官进爵),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官吏)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延缓)……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买来了朝廷的恩宠)。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材料二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三 今之散青苗钱(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官府提供的贷款)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十分之四)之息。
——司马光《司马光集》卷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基本特点,并概括其历史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各一项。(4分)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赋税改革与王安石变法存在的相同弊端。(6分)
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襄州一中 曾都一中
南漳一中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B C B C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D C C D D D B
非选择题(40分)
21.(1)主张:仁政、爱民(民本)。地位:政治上儒家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主张、地位各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新兴士阶层的崛起(1点2分,任意2点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影响深远。(任意一点2分,共2分)

22.(1)措施: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者,征收财产税;思想上,独尊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任意3点,即可得6分)
(2)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华版图基础;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思想统一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影响深远;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1点2分,任意2点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3.(1)特点:以人丁、资产及田亩缴纳税赋;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1点2分,2点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历史意义: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商品经济发展(1点2分,3点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2)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追求“兵农合一”;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1点2分,2点4分)
(3)弊端:官员在执行改革法令时,执行不力;官员腐败贪婪;增加了农民负担。(1点2分,3点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