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 《歌曲《是谁在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 《歌曲《是谁在敲》》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21 23: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是谁在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在演唱中记住歌曲中的力度记号“f”和“p”。
2.知识技能:学生能根据力度不得不同进行区别开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是谁在敲》歌曲中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的认识力度记号“p”和“f”,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2.分辨力度记号“f”和“p”
三、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课程回顾
(1).在上新课之前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在黑板上写出“re”、“sol”、“fa”、“mi”、“do”引入本节课歌曲的简谱。
(2).教师帮助同学们回顾低音与中音的音高变化,将简单的单音加以变化。
2.教师范唱歌曲
(1).教师图片展示:请同学们观察图片的内容,人物的动作。举例去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主题
(2).教师技能展示:在解读图片的内容以后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请学生思考歌曲的人物。是谁敲着窗子?又是谁敲着门?进行问题设问
3.歌曲教学
(1).教师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每一小节的教唱。
(2).课本中的生字注音去认识。
(3).学生自己独立演唱并且唱的熟练。
4.师生互动
(1).教师根据班级的分布情况分为两组,比一比哪一组准确,配合的更默契。
(2).男生和女生分开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音准。
5.重难点讲解
教唱环节结束后,对于“f”和“P”在歌曲中的作用写在黑板上,呈现出力度记号的不同。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带入歌曲中,对比有无强弱力度的变化,并且进行带记号的范唱,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
四、拓展延伸
在学习完本歌曲之后,对于歌词的意思还有里面的礼貌用语都要进行讲解。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不给陌生人开门。问清楚来意之后方可开门并且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