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奔牛初中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练习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常州奔牛初中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练习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28 12: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州奔牛初中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练习卷 2011年10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1分,共20分)
1.《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
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
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5.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6.“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材料主要揭露了
A.《南京条约》的危害 B.中俄《北京条约》的危害
C.《马关条约》的危害 D.《辛丑条约》的危害
7.一位老人生于1820年,卒于189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8.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10.学习完《洋务运动》这课后,小明对知识进行了如下的整理,整理的内容符合史实的有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
②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它虽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但完全没能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④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2.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3.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8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14.《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利 C.胡适 D.鲁迅
16.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
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17.严复译著《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当
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右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方式先进的思想文化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20.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30分)
21.(7分)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出席大会。国台办也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二 孙中山在总统府前接受卫兵的致敬
(1)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你支持哪一方?请依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你的选择理由。(2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请概括“继承”的内涵。(1分)
参考答案:(1)武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只做出选择,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22.(10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孙中山 图4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图4人物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2分)
(4)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2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顺序不能颠倒)(2)创办《新青年》杂志,核心内容:民主、科学。(3)资产阶级,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或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23.(13分)今年(201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请例举两例俄国参与侵华史实。(2分)
(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请指出该运动的积极意义?(1分)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领导人是哪两位?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指什么?(3分)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6)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中,红歌唱响了神州大地,你认为哪首经典红歌最能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并谈谈你的感受。(2分)
参考答案:(1)侵占我国新疆地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4)三民主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5)“中共一大”的召开,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6)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新中国,才能使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