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3平面镜成像(2)
主备人
班级
授课人
课时
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能力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事例
德育目标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点: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作图
教学方法
小循环多反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个案
导入激趣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像和物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_______2.某人远离竖直悬挂的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不变一: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射入眼睛,那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平面镜成的像呢?教师分析:1、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画两条入射光线。2、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3、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与一点S`,
S`是S的虚像。归纳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成像:穿衣镜
化妆镜
观后镜
牙医镜
小组检查、评比小组讨论
对照课件,学生复习回答,熟记概念教师板书例题,讲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作图对照例题,学生作图对照课件学生理解
质疑释难巩固提升拓展迁移
2、改变光路: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反光镜(扩大视野)2、凹面镜:汽车前灯反光装置|手电筒(得到平行光)反馈练习一: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
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1.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2、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3.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4.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测量方法
学生读书自学,提炼考点,教师点拨反馈练习,学生评比教师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2)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4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补充作图这个必考的知识点,同时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巩固练习,比较完整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