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新课程标准: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共一大和二大的主要决定,比较两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奋斗目标和历史意义;运用跨学科知识原理的方式学习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原理掌握总结政党成立的条件,让学生在参与跨学科知识原理帮助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跨学科交叉学习的意识;通过教师微课的指导和回忆前面的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图示表格法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回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96年历史以及查阅党员数量的变化,运用学习过的别的学科的知识方法制作党员数量统计图表,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2、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召开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老师意义?
五、教学方法
1.
导入法
2.
讲述法
3.分析法
4.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大难当前方显大国风范,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让世界各国对我们刮目相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带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见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科的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二)、本节课我们将从以下三个篇章进行学习:
第一篇章曙光初现共筑梦——成立条件
第二篇章开天辟地,谱新篇——成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三篇章血雨腥风是锋芒——工人运动
(三)、第一篇章曙光初现共筑梦——成立条件
引导:我们知道每一个历史大事件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第一篇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板书)
1、引导学生观看屏幕并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继续追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内外背景是什么?
学生回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谁?生答:略
教师强调:这其中的个人宣传主要是李大钊。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青年》上刊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先驱
3、除了个人宣传外,还有哪些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4页
生答: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4、教师提问: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他们开始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5、过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了思想基础,有了阶级基础,总得有人来领导吧,那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组织基础是什么呢?
生答: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师述: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久,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6、小结提问:结合前面所述,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四)、第二篇章开天辟地,谱新篇——成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过渡:条件成熟,我们的党就辉煌问世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次会议呢?(中共一大),引出第二篇章(板书)
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前老师提出四个问题:
分别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和主要内容,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
2、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结合课本65-66页,先自主完成表格,然后小组交流答案,多媒体出示表格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②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教师提问:
①一般一次会议的召开,只有一个地址,中共一大的会址为什么有两个呢?
学生回答: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被迫转移至浙江。
继续追问,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从而引出“红船精神”
②请大家思考一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因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教师总结: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问题设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过渡: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学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在目标及纲领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列表总结:
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教师讲述:1922年,中国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五)、第三篇章血雨腥风是锋芒——工人运动
1、过渡:中共一大明确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呢?(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继续追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共举行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最为著名。
2.教师讲述: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在运动中,工人们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3.教师提问: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运动结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
学生回答: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经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4、教师总结:是啊,团结就是力量!早期共产党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后面才有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的胜利,才有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六)、课堂小结
展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
情感提升:
多媒体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快闪共产党自成立至今的辉煌成就、同时教师旁白: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它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斗争指明了方向,从南湖游船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挺起民族脊梁,铸就历史丰碑,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带领中国建设走向辉煌,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还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当堂检测
1、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20年是建党99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伟大的历史转折
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4、第一次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九)、教学反思
“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是教材重点,也是考试中容易涉及的重要考点。在本课教学中,成功采用了问题式、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同时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点,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本次教学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讲解要更加灵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共32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解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最低纲领和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了解第一次工人运动概况和失败教训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篇章:曙光初现共筑梦
—成立条件
第二篇章:开天辟地谱新篇
—成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三篇章:血雨腥风试锋芒
—工人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篇章:曙光初现共筑梦
—成立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国际上: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国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内外背景是什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谁?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1918年在《新青年》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长沙的新民学会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图为部分会员合影。
天津的觉悟社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工人阶级
走向工人群众
创办工人刊物
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那根柱子就是我们工人,顶天立地啊!
工人识字班
200万
“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
南陈
李大钊
北李
上海
陈独秀
1920.8
北京
李大钊
1920.10
武昌
董必武、陈潭秋
1920秋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1920秋
广州
陈公博、谭平山
1920秋
济南
王尽美、
邓恩铭
1921春
巴黎
周恩来
1921.3
东京
周佛海
1921.3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综合上述所学,小组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P67
知识提升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的传播
阶级基础
阶级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
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
工人
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第二篇章:开天辟地谱新篇
—成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
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通过第一个......确定党的名称为……,奋斗目标是推翻……,建立……,实现……
确定中心任务:
成立中央领导机构:
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共“一大”的召开
(建党节:党的生日7月1日)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源头——“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矢志不渝、无私奉献
中国共产党“一大”部分代表
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动脑筋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是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想一想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中共“二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①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②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在
阶段,
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推翻……,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
阅读课本P66页,回答中共二大相关问题?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篇章:血雨腥风试锋芒
—工人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领导工人运动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
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1、措施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2、概况: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1923.2
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3、顶峰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口号:
时间:
意义:
结果: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我们头可断,工不可上!
——林祥谦
林祥谦
二七惨案
籍贯:福建闽侯
(中共党员)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失败教训
课堂小结: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内容: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条件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京汉铁路大罢工
共产国际的指导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2020年是建党99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伟大的历史转折
A
A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B
4、第一次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A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
A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中共一大
(2)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中共二大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中国革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