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4 09:5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
选择题
1、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2.下图中军校位于(
)
A.广东虎门
B.广州黄埔
C.上海黄浦
D.浙江绍兴
3.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4.“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5、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6.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到:“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材料中“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是(
)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B.晚清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某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2日的中国”,你认为她可能搜索到的是(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  )
A.中华民国创建
B.黄埔军校创办
C.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D.国民党一大召开
9、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1.“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黄埔军校以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学生为办学宗旨
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12.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
②孙中山
③毛泽东
④蒋介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会”指哪一次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2)新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该大会的召开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1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
1
)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指什么学校?创办该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下图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材料三 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
2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四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
3
)蒋介石的哪一行动最终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是怎样建立的。
【追昔抚今来反思】
(
4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有关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人说主要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有人说在于中国共产党还不成熟,缺乏革命经验,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大会,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并致开幕词,他说:“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第一件,改组国民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材料二 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援和苏联帮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材料三 “……4月12日,蒋介石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1)材料一中的“此次大会”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除材料中所提及的北伐胜利进军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5CBACD
6-10DACDB
11-12CC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召开于广州。(2)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4、(1)学校:黄埔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运动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3)行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4)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主观方面:幼年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等。
15、这两种观点都不全面。因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有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是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所以以上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 
16、(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4)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这是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