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
身心发展特点:八年级的学生随着能力的增强,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好地分析理解能力,直观、形象的感性思维较强,但是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说出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2)能够列举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3)了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前后知识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教学资源
1.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课件
教学重点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史图结合法、比较归纳法、阅读指导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导入:以“猜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游戏导入,依次给出提示信息,学生抢答。
这个国家是我们的近邻。
这个国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它曾经远渡重洋、历尽千辛万苦到中国来学习。
近代以后,它转而学习西方。126年前,它对它的东方老师发动侵略战争。
这是哪个国家?126年前是哪一年?看谁计算的快!
1894年用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被称作甲午年,这次战争历史上也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二、【自主学习】
快速看课本,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读图学史
标记课本语言,描述对应图片
按照战役发生先后时间排一排序
讲一讲甲午中日战争最有感触的一幕
任务二
表格填史
任务三
图文析史
三、【深入探究】
第一幕:甲午风云——看过程
1.PPT展示甲午中日战争五次战役图片,要求学生分别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一幅图片,借助课本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这个过程,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程。
2.归纳五幅图片指代的战役(提示学生:战役名称通常以发生地命名),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按照历史发生的时序性,给战役排序,请同学展示。
多媒体呈现战争形势图,将五幅图片对应的战役填入相应位置,与学生答案对照。
3.找一位同学把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描述一遍。
提问学生:纵观甲午过程,让你最有感触的一幕是什么?
(学生自由抒发感触)
选取典型,渲染邓世昌事迹:弹尽粮绝之际,剩下唯有军人的一腔热血。邓世昌最后的决定,是用自己的船舰当作炮弹,射向敌人!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的事迹不仅触动大家,也深深触动了当时的光绪皇帝,他挥笔写下这样的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以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
很多同学特别想知道:中国为什么又一次失败了?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两个国家。
第二幕:中日局变——析原因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两国均实行同样的国策,根据图片,猜测实行的政策?
两国均遭受西方国家来自海上的侵略。最早侵略中国的是?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最早侵略日本的是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此时两国均是被侵略的国家。
在19世纪60年代,两国几乎同时展开自救运动。发生在中国的是?结果?而发生在日本的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强大起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且制定了大陆政策。为此,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顿饭,省下钱扩充军备,开疆拓土;反观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沉迷享乐,一心只想求和……
对比中日两国实际掌权者的做法,战争结果似乎昭然若揭……
第三幕:《马关条约》——悟结果
毫无悬念,战争失败了。失败后,毫无悬念地签订了条约。而且是中方代表远渡重洋到日本签订条约。
呈现图片《日本马关春帆楼中日会谈》
观察图片双方代表,右方是中方代表,以谁为首?左方是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方代表。
对比人物神态气势,感受两国实力差距对谈判的影响:两国力量相等,外交是力量;两国力量悬殊,力量就是外交。
这种形式下,我们签订的条约内容怎样?
呈现《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学生将条约内容与危害对应起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对比《南京条约》,提炼《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四个方面关键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我们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这些条约对中国危害有多大?需要大家小组结合导案的深入探究部分进行探讨。
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关键词)
危害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通商
广、厦、福、宁、上
其他
中英协定关税
将《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作对比,说一说《马关条约》是如何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
(提示学生注意对比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整理、发言。
教师具体分析:
割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其中,被割占的台湾全岛附属岛屿中就包括今天有争议的钓鱼岛。
赔款: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这样无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日本通过赔款及抢掠物资,最终得到的赔款额相当于8年财政收入总和。大批资金注入,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也为日本下一步侵华打下基础。
通商: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与中英《南京条约》中开辟的通商口岸分布位置进行对比,了解到新开的四个城市,尤其重庆的地理位置,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重点给学生讲解“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危害: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日本意图实现“拿钱来赚钱”,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强调这是以前条约中从未出现过的,经济侵略的新形式,也是本条约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一条。
提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分别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感悟《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日本相比较英法,实力还是比较弱小,但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权益比英法还多,来看《纽约时报》的评论: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有列强站出来给中国说好话了,是谁呢?
第四幕:瓜分狂潮——议影响
漫画《渔夫、剪刀和鱼》
列强持刀瓜分中国披萨的漫画
出示漫画《渔夫、剪刀和鱼》,提问:沙俄联合法、德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是出于好心吗?为什么?
日本不愿得罪西方列强,又不愿利益受损。于是想出一招什么办法?要价多少?沙俄以归还辽东半岛有功为由,强制租借走了旅顺、大连;法、德也强制租借走了胶州湾、广州湾等地,并且各自扩大了势力范围。纵观整个事件,帝国主义国家各有所得,这一事件大大刺激了列强。由此,掀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师展示列强持刀瓜分中国披萨的漫画,画中披萨指代什么?他们磨刀为了什么?
继续展示《时局图》,学生观察图片,结合各国在华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区分《时局图》动物对应的国家,了解各国势力范围的划分。
画面当中还有一只动物秃鹰,它正在向中国飞来,这代表哪个国家?
他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占到权益?后来它照会列强各国,提出一个针对中国的什么政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了解“门户开放”政策。其实质:利益均沾。
此时中国几乎被瓜分殆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当时的仁人志士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齐读):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是的,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普天垂泪,四亿多中华儿女怎能不痛苦哀嚎?但是,也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接下来我们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四、【总结提升】
给学生2分钟时间准备,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课堂知识,进行小结。
看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原因:清政府__________________
悟结果: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
议影响: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挑起的这场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情感提升
实际今天中日之间仍有争议,但日本绝不敢像以前一样肆意挑战中国。因为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强大的利器。当年无数付出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没能完成的强国梦、强军梦,实际在今天的中国梦中得以延续。学完今天这一课,老师希望大家都能铭记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板书】
甲午风云
中日局变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共17张PPT)
这个国家是我们的近邻。
这个国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它曾经远渡重洋、历尽千辛万苦到中国来学习。
近代以后,它转而学习西方。126年前,它对它的东方老师发动侵略战争。
1894年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风云——看过程
中日局变——析原因
《马关条约》——悟结果
瓜分狂潮——议影响
任务一
读图学史
1.标记课本语言,描述对应图片。
2.按照战役发生先后时间排一排序
3.讲一讲甲午中日战争最有感触的一幕
自主学习
快速看课本,完成任务一
图1
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图2
左宝贵
图4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图5
邓世昌
甲午风云——看过程
图3
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战役名称是以发生地命名的哦!)
甲午风云——看过程
纵观甲午过程,让你最有感触的一幕是什么?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列强
《神奈川条约》
《南京条约》
洋务运动
明治維新
中日局变——析原因
明治天皇:
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亿兆安抚之宸翰》
台
湾
朝
鲜
中
国
亚
洲
世
界
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
满
蒙
慈禧太后: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
《马关条约》——悟结果
①……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③……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你阅读《马关条约》的危害,将文中省略部分的条约内容补充完整。
《马关条约》——悟结果
白银2亿两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悟结果
提取《马关条约》内容中的关键词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割地更多
赔款更多
将《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作对比,说一说《马关条约》是如何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
——《纽约时报》评论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法、德)
瓜分狂潮——议影响
毒蛙代表法国
犬代表英国
太阳代表日本
熊代表沙皇俄国
肠代表德国
瓜
分
中
国
秃鹰代表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看过程:__、__、
__、__、
__
析原因:清政府_____________
悟结果:签订了_____________
议影响:
掀起了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