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P74-P78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明确画圆的三要素,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识。
3、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认识圆。
教学难点: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的认识的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究
1、欣赏FLASH动画。几种形状轮子的车(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比赛。师:小动物们在赛车,哪种车轮的车跑得快?为什么圆形车轮的车跑的快?为什么生活中的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2、揭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初步认识。 (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动脑,体验感悟
1、举例生活中的圆。
生活中,你们还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学生举例)
在这些画面中,你看到圆了吗?(媒体展示)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圆形。
2、说说圆与三角形,长方形的区别。
那么圆形和三角形、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呢?
(三角形、长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有角;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没有角。)
3、自主探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①折圆
要求:1、把圆对折,你发现什么?(圆是轴对称图形)
2、展开,再对折,再展开……打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②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O”表示。
(板书:圆心o:圆中心的一点)
③那么这些折痕经过哪里?(圆心)
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圆上)
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
并板书:直径r: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无数条)
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④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呢?(半径)
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
并板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半径的两端在哪里?(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
那这一点是不是圆上?(圆外)这一点呢?(圆内)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⑤画一画:在自己的圆上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什么?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呢?
(同圆中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板书: 同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d=2×r)
⑥练习:判断。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三、画圆
1、学用圆规画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圆的知识,那有谁知道怎样画圆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画圆?(圆规)
①媒体介绍圆规用法。讨论圆规画圆的方法。
(板书:圆规画圆:1、定圆心 2、定半径 3、旋转一周)
②师演示圆规的画法。
③学生用圆规画圆。同桌检查。
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什么?交流注意点。(圆心不能移动,半径不能变化。)
2、学生作品展示。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有大有小,位置有高有低,不一样呢?
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心在哪里圆就在哪里;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越长画的圆越大,半径越短画的圆越小。)
(板书: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画得圆一样大呢?(定半径)
半径是3厘米的圆,怎么画呢?
(先画圆心,再从圆心出发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最后画圆。)
3、如果没有圆规,我们可以用什么画圆?学生畅所欲言。
(利用圆的东西、利用绳子和笔……)
4、总结不同材料画圆时,操作上的共同点。
这几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
四、拓展知识,解决问题
1、介绍《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其实在我国古代,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在《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圆的直径是6厘米。圆的半径是3厘米。)
2、解释生活现象。
现在请你来解释一下,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车轴是圆心,钢丝是半径,半径一样,平稳)
3、欣赏用圆组成的美丽图案,感受圆的美。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圆无所不在,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五、总结与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案,让我们用圆装扮我们的世界!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