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和引起爆炸的原因,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能合理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及对此实验成败原因的讨论交流了解爆炸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重点】
爆炸的含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点】
如何防火、防爆。
知识点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32~133页,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体积分数):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
3.粉尘爆炸实验中,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的目的是营造有限的空间,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使面粉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4.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在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通风。
5.识别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合作探究】
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还有原子弹、氢弹爆炸是由于原子的改变而引起的,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反应条件 反应程度 反应现象 联系
燃 烧 可燃物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剧烈 发光、发热 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爆炸 (化学
变化)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热量来不及散失 非常剧烈 发光、发热、爆炸
缓慢 氧化 可燃物跟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缓慢 发热
自燃 可燃物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失,温度达到着火点 由缓慢到剧烈 发光、发热
【教师点拨】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在判断一种爆炸具体属于哪种变化类型时,要根据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分析。
【跟进训练】
1.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不立即开灯 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
C.关掉进气总阀门 D.打开门窗通风
2.下表是几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据此判断在空气中最易爆炸的是( D )
气体 CH4 H2 CO C2H2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5%~15% 4%~75% 12.5%~74% 2.5%~80%
A.CH4 B.H2 C.CO D.C2H2
3.下列关于爆炸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混合,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