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 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 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难点分析
学生年龄比较小,分不清楚在什么场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去表达自己及的想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去感受他人做的对不对,并感知自己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去表达。
2.通过创设“打电话”情境,让学生分组,联系生活举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综合判断,有助于形成较鲜明的交际“场合感”。
3.通过玩转盘游戏,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整合“大声说”和“小声说”的场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以致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揭示课题,聊一聊
(一)激趣导入,想一想。
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视频,你们觉得视频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引入课堂,动画片中的阿U表现得对吗?巧设图书馆的情境。真切的感受。让孩子在思考中生成新的场合意识:了解公共场合小声说话是一种文明。】
其实在生活中每一个人能用好自己的声音是很不容易的,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板书课题:用多大的声音)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说话习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看一看: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画,设想一下图中的几种情景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二、议一议:
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想一想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三、图书室里,演一演。
旁白:亲爱的同学们,图书室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绘本在书架上,欢迎前来参加。
(1)、 交流:走进图书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2)、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模拟的图书室情境。
(3)、学生表演找座位,师生评价。
(4)、小结:在图书室小声说话,不能影响别人。(板书:小声)
【设计意图:把图书室引入课堂,巧设“小声说话”的情境。表演找座位的活动,真实的阅读,真切的感受,真诚的建议。让学生在互动、交流、思考中生成新的场合意识:公共场合小声说话是一种文明。】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联系生活,辨一辨。
联系生活,拓展场合。
(1)小结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上台诵读要大声,在图书馆要小声说话。
(2)拓展:还有哪些情况下要大声说话,哪些情况下要小声说话呢?
(3)学生互动交流。
2.玩“转盘转转转”的游戏
(1)出示转盘,简单说明游戏规则。
(2)转盘转动,学生做动作判断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3)转盘转到“打电话”这个场景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打电话到底该用多大的声音呢?
a根据学生回答,分成“大声说”和“小声说”两组。
b联系生活举例,互动交流。
c点拨:两个队讲的都有道理,你们都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有时候可以大声说话,有时候可以小声说话(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小贴士)。
小结
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要看场合和对象,只要我们细心去看、认真去听,用心去想,就能做出判断,不管是大声还是小声说话,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